如此隨性的譜叫做狂暴,而她的鳳鳴曲卻是溫文爾雅。一個屬陽一個為陰,一個好似放蕩不羈。趙雲薇大概記住了琴譜,便閉上了眼睛。
一段琴音自哀婉而起,這段琴音的哀婉無法用語言形容,這是曲中有詞略表其中的韻味:寒香客,珠玉一側梅一側。瑤琴醉紅舞無覓昨夜辰。柳下亭,折斷一支為君思。江南碧皎月下夢斷腸淚。踏雪鋒,爭得天下白骨堆。尋梅利,金戈戎馬半生累。書生意氣也有時,鐵馬秋風男兒氣。不需一紙玉龍台,隻願後生野鶴雲。
這是碧空填的詞,就刻在鳳鳴琴上。每當趙雲薇奏出此曲時,都會在心中默念此詞。趙雲薇已經爛熟於心但是從來沒讀懂過,隻是每當讀起之時都有一種迷茫的感覺,他感到師傅很累他覺得師傅想要掙脫束縛,向往自由,所以這首曲子雖然淡然優雅卻少了些陽剛之感,缺少野性。缺少野性的琴音與內力融合就會有所桎梏。迷茫自何來,束縛緣何起?師父自隱居碧空山,至少有二十年的山水之樂。每日望著洞前芳草,觀望山頭日落,脫去了凡塵俗氣,又何來束縛,如何又少了自由。這是趙雲薇一直想不明白的,其實趙雲峰也不明白,他的玉簫上也有這首詞。但是碧空可以趙雲薇卻不能。
隻有一首完美的曲子才能是心神俱寧,乾坤融合。鳳鳴曲不完美,籟魔音也不完美。但是要是將其合二為一,那將是世間最完美的曲子。但是完整的兩首曲子又怎麼能和到一起呢?籟魔音上也有一首詞:伴一支長劍,穿梭江湖,觀恩怨情仇。行天地大道,恢弘誌士,三千道藏誦。悠悠竹林中,瑟瑟和風,與孤月共舞。隱退塵世間,又何須歎宿命。一劍欲斬星河,,無人定奪對錯,追憶年少輕狂,歲月輾轉幾何。竹樓瑤琴附和,山水之間獨酌,玉溪邊水滑過,讓鮮血化成河。籟魔音,鳳小梅曾經聽他的師傅說過,此詞有收進天下之意,壯誌淩雲之感,寫詞的是老人,卻是烈士暮年。趙雲薇也品出這些韻味,由於自身原因她還感覺出些漸入魔性的味道。
這兩首詞非一人之作,卻似一人之心,趙雲薇看著這兩首詞,閉目盤膝品味著其中的味道,哼著兩首曲子的旋律,雖非同曲好像能夠相合。趙雲薇把一個個音符仔細的揣摩了一遍,她或許真的可以試一試。
古箏於手,內力運行在指尖,兩曲音韻交叉,時而陽春白雪,時而嘔啞嘲哳,好聽的讓人如癡如醉,難聽處讓人撕心裂肺。兩首曲子合在一起就是魔曲,彈著不止不休,聞著冰火兩重煎熬。趙雲薇在心中默念:乾,見龍在田,蒼龍化氣運丹田。坤,龍戰於野,心意相合其道窮。乾坤一合,陰陽相激······。心法於心,音韻與身。到現在,趙雲薇似乎明白了鳳小梅的用意,曲譜非靜心,隻是要用來驅魔。
琴聲自房中傳開,所有的弟子像是失了魂的在聽。在曲中好像迷了路一樣難以走出。嶽珍珍,天鳳七仙還有額頭上都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子。鳳小梅眉頭微皺,望著趙雲薇的房間表情很複雜,也很擔憂。隻有鳳小梅還清醒,知道真正的桎梏才剛剛開始。
萬物至極均為魔,所以鳳秋菊會著魔,自己也會著魔。師傅曾經讓自己看過奇門八卦,其中的陰陽魚輪回始終,相生相克。這兩曲就是這個道理,趙雲薇在心中冥想著陰陽相激,五行運轉,最終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他需要自毀,鳳凰涅槃,與魔同滅方可重生。
自毀,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無數修行者的幾十年功法,要經曆常人難以經曆的苦,辛勤之作又怎可一悔了呢。但是趙雲薇不同,他年不過十八,修行不過半載,所以他這一身的內力來之簡單,割之也就沒什麼不舍。有舍有得,現在這個道理還可以打敗他的心魔。散去全身之力,收獲更強的力量,何樂而不為,況且不能辜負了鳳小梅的一番好意。琴聲止住了,趙雲薇決定要做一回鳳凰,浴火重生。這也是現在能夠治好他走火入魔的唯一方法,值得一試。
琴聲止住了,但是大多數弟子還醉在琴聲中難以自拔,嶽珍珍和天鳳七仙差不多清醒了,但還是有些頭暈,臉上的香汗還是直往下流。紅菱在鳳小梅的背後,強站起身來,欲言又止,表情也很複雜。隻有此時的鳳小梅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個年紀能做到這些實屬不易。這一點呢也證明了趙朵兒還保留著自我,並未真正的入魔。接下來還要靠他自己。
天鳳七仙等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他們感到了琴聲的可怕,那是趙雲薇房間裏傳出來的琴聲,他們很擔心很焦急,沒有敲門就衝進了鳳小梅的房間,很著急的對鳳小梅說:“掌門,師傅,朵兒他······?”
鳳小梅沒有轉身,眼睛還是盯著趙雲薇的房間,隻是擺了擺手示意他們不用擔心。紅菱也開始看著那間房子,所有的目光都聚在了那間房子上,蟒河邊的垂柳上有一個黑衣人,也在看著這間房子。
這是道,趙雲薇知陰陽,通八卦,當知魔由心生,魔由貪種。自己將音波的陽麵發揮至極致,鳳秋菊是將陰麵發揮至極致,所以他們都會新生魔種。道法自然,有陰有陽,自然才會平衡,修的才是正道。他很感激鳳小梅,這本曲譜正是她現在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