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心態決定命運(2)(1 / 3)

路曲心直

在一座寺中有一個小和尚,他從小就在這裏出家了,是寺中的眾僧把他拉扯大的。當然,他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每天清晨,他要去擔水、灑掃,做過早課後要去寺後的市鎮上購買寺中一天所需的日常用品,回來後,還要幹一些雜活,晚上還要讀經到深夜。就這樣,晨鍾暮鼓中,十年過去了。

有一天,小和尚稍有閑暇,便和其他小和尚在一起聊天,發現別人過得都很清閑,隻有他一人整天在忙忙碌碌。他發現,雖然別的小和尚偶爾也會被分派下山購物,但他們去的是山前的市鎮,路途平坦距離也近,買的東西也大多是些比較輕便的。而十年來方丈一直讓他去寺後的市鎮,要翻越兩座山,道路崎嶇難行,回來時肩上自然還要多了很重的物品。於是,小和尚帶著諸多不解去找方丈,問:“為什麼別人都比我自在呢?沒有人強迫他們幹活讀經,而我卻要幹個不停呢?”方丈隻是低吟了一聲佛號,微笑不語。

第二天中午,當小和尚扛著一袋小米從後山走來時,發現方丈正站在寺的後門旁等著他。方丈把他帶到寺的前門,坐在那裏閉目不語,小和尚不明所以,便侍立在一旁。日已偏西,前麵山路上出現了幾個小和尚的身影,當他們看到方丈時,一下愣住了。方丈睜開眼睛,問那幾個小和尚:“我一大早讓你們去買鹽,路這麼近,又這麼平坦,怎麼回來得這麼晚呢?”幾個小和尚麵麵相覷,說:“方丈,我們說說笑笑,看看風景,就到這個時候了。十年了,每天都是這樣的啊!”

方丈又問身旁侍立的小和尚:“寺後的市鎮那麼遠,翻山越嶺,山路崎嶇,你又扛了那麼重的東西,為什麼回來得還要早些呢?”小和尚說:“我每天在路上都想著早去早回,由於肩上的東西重,我才更小心地走,所以反而走得穩走得快。10年了,我已養成了習慣,心裏隻有目標,沒有道路了!”

方丈聞言大笑,說:“道路平坦了,心反而不在目標上了。隻有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煉一個人的心誌啊!”

幾個月後,寺裏忽然嚴格考核眾僧,從體力到毅力,從經書到悟性,麵麵俱到。小和尚由於有了十年的磨煉,所以在眾僧中脫穎而出,被選拔出來去完成一項特殊的使命。在眾僧羨慕和欽佩的目光中,小和尚堅毅地走出了寺門。

這個當年的小和尚就是後來著名的玄奘法師。在西去的途中,雖水阻山隔,艱險重重,他的心卻一直閃耀著執著之光。

人生真悟:道路曲折坎坷並不是通向目標最大的障礙,一個人的心誌才是成敗的關鍵。隻要心中的燈火不曾熄滅,即使道路再崎嶇難行,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讓他飛

二戰時,美國有位播音員想成為海軍飛行員,但是卻屢次遭到拒絕,這個人就找到羅斯福總統。總統把承辦的那個軍官找了來,問他拒絕的原因。軍官報告說,這個人曾因汽車失事傷過腳。羅斯福問道:“他能走路嗎?”軍官說:“能。”羅斯福就厲聲地對他說:“那就讓他飛吧,我不能走路,卻能擔任陸海空三軍總司令!”

人生真悟:一個人能否有所作為,關鍵看他有沒有執著如一的信念和拚搏的勇氣,這才是重要的。

為自己打造一隻“木箱”

叢林中走出了4個男人。他們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精疲力盡,步履艱難。走在前麵的兩個人抬著一個沉重的箱子,後麵的兩個人拄著拐杖,蹣跚而行。他們4人都是被探險家馬格拉夫招來參加原始森林探險的。可是,不久前,馬格拉夫被可怕的熱病奪去了生命。

馬格拉夫臨終前給他們留下了這隻神秘而又沉重的箱子。“要把它送出去,必須由你們4人合作——兩人一組輪流抬著它。”他囑咐道,“希望你們每個人都向我保證:在把它安全送到目的地前,絕不離開它。地址就在箱蓋上。如果你們能將它安全完好地送到我的好友麥克唐納手裏,你們將會獲得無價之寶。”

他們都鄭重地向他作了承諾。

叢林越來越濃密了。危險和恐懼不斷向他們襲來。此刻,這隻神秘的木箱給了他們精神上的鼓力。

曆盡千辛萬苦的他們,終於找到了麥克唐納先生。他們飽餐了一頓之後,有點兒難為情地提起了馬格拉夫許諾的報酬問題。麥克唐納聽後愛莫能助地兩手一攤說:“真對不起,我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