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又說:“那麼,你去投靠莊大夫吧!他是這裏唯一的醫生,非常有愛心,一定不忍心看你被抓。”狐狸尷尬地說:“那個莊大夫嗎?上次我到他家裏,把他貯藏的肉片給吃得一幹二淨,還把他院子裏種的鬱金香給踩爛了!我沒臉再回去找他。”鸚鵡無奈地問:“難道這村裏就沒有一個你可以信賴的人嗎?”狐狸回答:“沒有!我平時常得罪他們啊!”
鸚鵡搖搖頭,說:“唉,那我也救不了你了!”最後,這隻平時耀武揚威的狐狸,就這樣成了獵犬的戰利品。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沒有一個人可以保證自己永遠高枕無憂,就像故事中的狐狸,平時再風光,再得意,有一天也可能麵臨種種的失敗與危機。
人生真悟:做人,是在為自己的失敗買保險!您平時是怎樣待人,將決定了您失意時別人會怎樣待您;您失意時別人怎樣待您,也決定了您的失敗將“敗”得多慘。
理想與現實
從前,有兩個饑餓的人,遇到一位手裏拿著一簍活魚和一根魚竿的長者。長者分別恩賜於他倆,其中一人要了一簍活魚,另一人要了一根魚竿,然後他們分道揚鑣了。
得到魚的人在原地架鍋煮魚,狼吞虎咽地美美吃了一頓。但第二天、第三天……他又開始忍受饑餓,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
得到魚竿的人,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一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可當他看到不遠處那蔚藍色的大海時,已經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了。不久,他隻能眼巴巴地望著大海而撒手人間。
另有兩個饑餓的人來到長者麵前,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的恩賜:一簍魚和一根魚竿。但他們並沒有各奔前程,而是商定共同尋找大海。他倆每次隻煮一條魚,經過遙遠跋涉,終於來到大海邊,從此兩人開始了以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們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房子,過上了安康的日子。
眼前的“饑餓”是現實,遙遠的“大海”是理想,隻有將“魚”和“魚竿”相結合,才能既度過饑餓的難關,又保證生命的延續。
人生真悟:在克服現實的困難去實現理想時,隻有毅力是不夠的,還要學會與他人合作,相攜共進,取得共贏。
快樂與痛苦
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
在一個安息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杆,但猶太教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什麼事都不能做。這位長老卻終於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想著打九個洞就好了。
由於安息日猶太教徒都不會出門,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
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洞時,卻被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麵前告狀,說某某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上帝聽了,就跟天使說,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的。
第三個洞開始,長老打出完美的成績,都是一杆進洞。
長老興奮莫名,到打第七個洞時,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為何還不見有懲罰?
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個洞,長老都是一杆進洞。因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於是長老決定再打九個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到底懲罰在哪裏?上帝笑而不答。
一直打完第十八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把長老樂壞了。
天使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你對長老的懲罰嗎?
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麼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
生活需要伴侶,快樂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
人生真悟:沒有人分享的人生,無論麵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種懲罰。
死路與活路
有一次我到河邊去釣魚,遇到一位捕蟹的老人,身背一個大蟹簍,但沒有上蓋。我出於好心,提醒老人說:“大伯,你的蟹簍忘了蓋上蓋子了。”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說:“小夥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是我想告訴你,蟹簍是可以不蓋的,因為要是有蟹想爬出來,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果誰也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