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做事先做人(1)(1 / 3)

善良的回報

100多年前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裏,一位貧苦的鄉下人正在自家的田裏耕作,忽然聽見河邊傳來救命的呼叫聲。他快步奔向河邊,看見一個少年正在河水裏掙紮,便奮不顧身地跳進河裏救起那位險些兒沒了命的少年,事後才知道他是貴族世家的兒子。過了幾天那位貴族親自登門向鄉下人道謝:“朋友,你這樣好心,應該有好報。你盡管說,看可有什麼用得著我幫忙的。”鄉下人搖著頭連聲說:“沒有,沒有。”他認為天地間哪有見死不救之理,他堅信助人圖報非君子。對那位貴族的好意心領啦。

那位貴族除了敬佩鄉下人的節操之處,還是覺得過意不去。就在這個當口,鄉下人的兒子回來了,那位貴族說:“哦,有了。要不然我把你的孩子,帶到倫敦去受高等教育吧?”

鄉下人接受了他的建議,因為這正是他兒了求之不得的。他就讓貴族把兒子送到倫敦去深造了。

後來,鄉下人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就是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榮獲諾貝爾1945年醫學獎的亞曆山大·弗萊明,拯救了世界千百萬人性命的抗菌藥青黴素就是他發現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麵臨最艱苦歲月的過程中,那位曾經助過弗萊明一臂之力的貴族的兒子,在倫敦患嚴重的肺炎,最後就是用青黴素醫治好的。這個人就是英國首相丘吉爾。

鄉下人救了貴族的兒子,貴族成就了鄉下人兒子的學業;鄉下人兒子學成以後用他發現的藥品又一次拯救了貴族兒子的生命。

人生真悟:出於善良的回報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人終有好報!

一生與一夜

在美國,很多年以前,一個暴風雨之夜,有一對老夫婦走進一家旅館的大廳要求訂房。

“很抱歉,”櫃台裏一位年輕的服務生說,“我們這裏已經被參加會議的團體包下了。往常碰到這種情況時,我們都會把客人介紹到另一家旅館,可是這次很不湊巧,據我所知,附近的旅館都已經客滿了。”

老夫婦倆一臉的失望和為難,服務生趕緊說:“先生,太太,如果你們不嫌棄的話,可以在我的房間裏住一晚。”

這對老夫婦因為給服務生增添了麻煩而感到很不好意思,但他們還是謙和有禮地接受了服務生的好意。

第二天一大早,老先生付住宿費的時候,他婉言謝絕道:“我的房間是免費供給你們的。”

老先生說:“你這樣的員工是每一個旅館老板夢寐以求的,也許有一天我會為你蓋一座飯店。”

又過了幾年,那個服務生依然在那家旅館上班。有一天,他忽然接到老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邀請服務生到曼哈頓去和他見一麵,並附上了往返的機票。

服務生來到了曼哈頓,在第五大道和三十四街之間一座豪華的建築物前見到了老先生。“這就是我專門為你蓋的飯店,我以前曾經說過的,你還記得嗎?”老先生很溫和地說,“我的名字叫威廉·沃道夫·愛斯特。這其中並沒有什麼陰謀,因為我認為你是經營這家飯店的最佳人選。”

這家飯店就是美國著名的沃道夫·愛斯特莉亞飯店的前身,這個年輕的服務生就是該店第一任總經理喬治·伯特。

人生真悟:用一夜真誠換來的竟是一生輝煌的回報。

愛心是盞燈

曾經有一位貧窮的男孩為了攢夠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那一天他十分饑餓,但摸遍全身隻有一角錢。怎麼辦?他決心向一戶人家討口飯吃。當一位美麗的小女孩打開門時,這個男孩不知所措,他沒有要飯隻乞求一口水。小女孩看他饑餓的樣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給他。男孩慢慢地喝完奶,說:“我應該付多少錢?”女孩說:“一分錢也不用付,媽媽教育我,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男孩說:“那麼,就請接受我由衷的感謝吧!”說完,男孩離開了這戶人家。他不僅渾身是勁兒,還看到上帝正朝著他點頭微笑呢。其實,男孩本打算要退學的。

數年之後,那位女孩得了一種罕見的重病,當地醫生束手無策。最後,轉到大城市的一家著名的醫院進行診治。醫生竭盡全力,手術終於成功了,挽救了女孩的生命。當醫藥費通知單送到這個特殊的病人手中時,她不敢看,她知道,治病的藥費要花去她的全部家當。最後,她還是鼓起勇氣,翻開了醫藥費通知單,旁邊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輕聲念道:“醫藥費——一滿杯牛奶。醫生霍華德·凱利。”

原來凱利就是那位貧窮的男孩。如今,他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醫生了。當他發現這位奇特的病人就是幫助過他的恩人時,於是他就立即伸出了救援之手。

人生真悟:是的,愛心是盞燈,照亮別人的同時也照亮了自己。如果每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定將無限光明而又溫馨。

良心如枕

午後,倚於床頭閑翻雜誌,看到一個句子:“清白的良心是一個溫柔的枕頭。”就隨手記在紙上,細細體味。這個句子讓我想起一些普通的人和事來。

這件事是發生在我母親身上的。夏天的晚上,我們在院中納涼。一隻半大白兔從門縫跑進我家,趕之不去。母親說:“天這麼晚了,讓兔子往哪兒去呢?弄不好會讓什麼給吃了。先留它一夜吧,明早誰吆喝,再還給誰。”我就找出一個籠子把兔子安置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