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在講道時經常使用比喻,深入淺出。“浪子回頭”就是耶穌所講的一個故事。

有個財主有兩個兒子。一天,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我想獨自過日子,咱們分家吧。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父親答應了,並把相應的一份財產分給了他。

過了幾天,小兒子把他分到的財產變賣了,帶著錢到遠方去。他在那裏吃喝嫖賭,任意揮霍,很快就把錢花光了。正趕上那地方發生了災荒,小兒子流落街頭,隻好去給人放豬,討碗飯吃。

一天,小兒子饑餓難忍,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來充饑。這時他忽然醒悟了,他想:我父親家裏有糧食,有雇工,我為什麼要在這裏挨餓等死呢?我不如回去向父親認錯,求父親留下我做一個雇工吧。於是,小兒子就動身回家去。

父親遠遠地看見小兒子回來了,就動了憐憫之心,跑著迎上去,和兒子擁抱在一起。小兒子跪在父親麵前痛悔地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您,從今以後我不配做您的兒子。”父親卻抱住他的脖子熱情地親吻他表示歡迎,又吩咐仆人說:“快去拿最好的外衣來給他換上,拿戒指來給他戴上,拿鞋來給他穿上,再宰一隻肥牛犢來慶祝慶祝。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複活,失而又得的。”

正當他們吃喝慶祝的時候,大兒子在地裏幹完活回來了,遠遠地聽見家裏有唱歌跳舞的聲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問一個仆人。那仆人說:“你弟弟回來了,這是你父親宰了肥牛犢,大擺宴席慶祝他無病無災地回來。”

大兒子一聽就生氣了,站在門外不肯回家去。父親走出來勸他,他對父親說:“我伺候你這麼多年,處處聽你的話,從不惹你生氣,你並沒有為我宰一隻山羊羔讓我和朋友們一起吃喝快樂。而你這個兒子拿你的錢去尋歡作樂,花光了你分給他的產業,你倒宰了肥牛犢來歡迎他。”

父親對大兒子說:“孩子,你經常和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隻是你這個兄弟如今悔改了,就是死而複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應該格外高興地慶祝一番。”

1. 《左傳·宣公二年》中有句話:“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說: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夠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了。你認為這段話與這個故事的寓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 仔細品味故事中的語言藝術。大兒子生氣地對父親稱小兒子為“你這個兒子”,父親則對大兒子稱小兒子為“你這個兄弟”。這表示他們兩人對小兒子各自持怎樣不同的感情?

本故事取自《舊約·路加福音》。耶穌在這裏把上帝比作慈父,把世人比作浪子,用比喻來說明隻要人們肯悔改信福音,仁慈的天父是會歡迎的。故事素材可用來說明和支持下麵的觀點:

1. 浪子回頭金不換。

2. 隻要一個人肯悔過自新,就要以寬恕之心、以博大的胸懷來對待他。

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唐]陳子昂

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明]王守仁

每個人都有錯,但隻有愚者才會執迷不悟。——[古羅馬]西塞羅

智者改過而向善路走,愚者恥於改過而一直做錯誤的事。——[德]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