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堅持不懈,實現夢想(1)(1 / 3)

一時的激情成不了大器,水滴石穿需要持久,鐵杆成針需要堅持,要想達到成功的目的,唯有堅持不懈。

法製53持之以恒才有成效

熠熠生輝的哈佛校徽上,鐫刻著一排拉丁文字:VERITAS(真理)。

哈佛大學將“真理”作為其不泯的信條,將服務社會作為其永恒的信念。一代代的哈佛人,上至校長下至教師與學生,都將這信條、校訓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其來鞭策自己,激勵自己,維護著哈佛的聲譽。在這種追求真理勇於開拓的信念鼓舞下,哈佛大學加強教學與管理,不斷地改革創新,博采眾家之長,創造著哈佛一個又一個的輝煌。當然,哈佛追求真理的精神,並不僅僅局限於順應時代的發展,進行學校教學;管理體製的改革,以清除學生及學校在發展過程中來自製度等方麵的阻礙,更表現在它引導鼓勵學生為了理想、為了實現人生的價值,要進行不懈地努力和追求。

一個人想幹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夠堅持下去,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說起來,一個人做一點事並不難,難得是能夠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後成功。

許多人幹什麼事,起初都能夠付諸行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度的增加以及氣力的耗費,大多數人便從思想上開始產生鬆勁和畏難情緒,接著便停滯不前以至退避三舍,最後放棄了努力。

人之所以在於什麼事時常常會淺嚐輒止、半途而廢,主要原因是人天生就有一種難以擺脫的惰性。當他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障礙和挫折時,便會灰心喪氣和畏縮不前。

這也就像走路一樣,人總是願意走下坡路而厭惡走上坡路。走下坡路省力,於是人總是不由自主地選擇下坡路。這就是人之所以常常見了困難繞著走的深層原因。

朝最省力的方向想,或者喜歡走下坡路,對於走路並不要緊,然而對於幹一件重大的事業來說,卻成為一種致命的缺陷,因為這樣一來,遠大的目標就不能達到了。

許多人之所以沒有收獲,主要原因就是在最需要下大力氣,花大工夫,毫不懈怠地堅持下去時,他卻停止了努力,省力倒是省力,成功卻從此與他無緣了。

平庸的人和傑出的人,其不同之處就是看能不能堅持。堅持下去就是勝利,半途而廢則前功盡棄。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君不見舉行馬拉鬆式賽跑,最初參加競賽的人可以說成百上千。但是跑出一段路程之後,參賽的人便漸漸少起來。原因是堅持不下去的人,逐漸自我淘汰了,而且每到後麵人越少,全程都跑完能夠衝刺的人更少,獎牌實際上就是在這些堅持到最後的人當中產生。

馬拉鬆式賽跑,與其說是賽速度,不如說是拚耐力,也就是看誰堅持到最後。

做任何事情都和賽跑一樣,成功與失敗往往隻是一步或半步之差,因而起決定作用的隻是最後那一瞬間。誰在最後爆發出巨大的潛力,誰就是勝利者,最後的努力是決定命運的努力。

1986年美國職業籃球聯賽開始之初,洛杉礬湖人隊麵臨重大的挑戰。在前一年湖人隊有很好的機會贏得寶座,當時所有的球員都處於巔峰,可是決賽時卻輸給了波士頓的凱爾特隊,這使得教練派特·雷利和所有的球員都極為沮喪。

派特為了使球員相信自己有能力登上寶座,便告訴大家:隻要能在球技上進步1%。那個賽季便會有出人意料的好成績。

l%的成績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如果12個球員都進步1%,整個球隊便能比以前進步12%,湖人隊便足以贏得冠軍寶座;結果,在後來的比賽中,大部分球員進步不止5%,有的甚至高達50%以上,這一年居然是湖人隊奪冠最容易的一年。

日本企業之所以能有今天的風光,很大的原因得益於美國品質大師戴明的指導,他們追求品質的決心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他們經常把一個詞掛在嘴上,這個詞就是“改善”,在日語裏有“沒有休止”的意義。

事實上改善有個原則,就是逐步慢慢地改進,哪怕這種改進是多麼地微不足道,隻要每天都有小小的進步,長久積累下來就有驚人的成就。成功快樂的人生得益於不斷成長、不斷拓展的信念。

生活中有許多人做事最初都能保持旺盛的鬥誌,在這個階段普通人與傑出的人是沒有多少差別的。

然而往往到最後那一刻,頑強者與懈怠者便各自顯示出來了,前者咬牙堅持到勝利,後者則喪失信心放棄了努力,於是便得到了不同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