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愛德華·G·布爾沃·利頓寫道:“那些出類拔萃的人正是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地辨明了自己的方向,並且始終如一地把他的能力對準這一目標的人。甚至天才本身也隻不過是敏銳的觀察力再輔之以執著的追求。每一位注意觀察和具有堅韌不拔的意誌的人,都在不知不覺地成長為天才。”
目標的樹立是生活成功的關鍵。實現目標最重要的一步是要首先辨明這一目標。我相信,你每天至少可以拿出30分鍾來列出你認為是可能的目標,就這樣堅持一個月。這段時間之後,你就可以從你所列的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出看來是最重要的一件,然後把它單獨記錄在一張卡片上。隨身帶著這張卡片,每天都要圍繞這一目標思考思考,使它在腦子中產生具體的形象,好像你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
不要害怕失敗。正像希羅多德所寫的:“我們雖知前途莫測,卻憑著可貴的勇氣挺身走險。比起由於懼怕可能發生的事而畏首畏尾、無所作為來,這種精神是更為可取的。”
你可以通過許多方式來測定你特殊的才智或長處,從心理測試到從你的夢中分析出你沒有明說的願望,沒有哪一種方法是對所有的人都靈驗的。舉例說,你可以從剪貼報紙上你感興趣的文章入手,30天以後,看看是否有某種跡象能暗示出你內心深處的興趣或者是天生的愛好。對於任何微乎其微的、表明你的特殊技能或才智的跡象,即使它們看起來是模糊的、不足掛齒的,都應當引起你的注意。
通過這樣的練習,你應當可以覺察到自己某些潛在的特長。每當你發現了一種特長或才能,應該考慮用5種可能的途徑去發展它。把它們寫在一張卡片上,並定期地查看核對,使它們在你的腦子裏始終是清晰鮮明的。
在一段時期內集中於一個目標,人的大腦就像是裝在目標上的伺服機構,會啟動思想過程來幫你實現自己的目標。你的行動將會遵從你的願望,從而導致結果的產生。如果你相信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目標,你就會堅持不懈地為這一任務而努力,直至獲得成功為止。
在你的心目中永遠還有下一個目標,因為最大的滿足來自於對目標的追求,而不僅僅是如願以償。最要緊的是,不要對達到目的操之過急。起初,也許你每天隻能抽出一個小時來從事你真正熱心的活動,但是即便是一天一個小時,也意味著一星期有7個小時,10年有3650個小時。在這樣長的時間裏你是會大有收獲的——學完一門課程、寫一部書、畫一幅肖象,等等。
當你完成比較困難的、複雜的任務時,越是把它刪繁就簡、化整為零,你幹起來就越是得心應手。對自己的無能為力信以為真隻不過是不願意冒風險的借口罷了。
據英國音樂評論家歐內斯特·紐曼看來,“偉大的作曲家不是坐等靈感出現才去動手工作,而是因為他正在工作才會產生靈感。貝多芬、瓦格納、巴赫、莫紮特,他們一天一天接部就班地專心致誌幹手頭的工作,就像一位會計每天埋頭於他的數字一樣。他們不會浪費時間去等待靈感的。”一個壓倒一切的目標支配了這些作曲家、或者其他什麼人的活動,使他們有力量克服最大的障礙。活動本身又為進一步的活動帶來動力。
貪婪、野心、嫉妒、生氣和驕傲這五種情緒是寧靜的大敵,對此我們應當隨時保持警惕。皮特技克說過:“如果消滅了這些大敵,就會確保我們永享心靈的平靜。”
當你自認為你需要某種也許你並不真正需要的東西時,當你感到你賴以生存的東西將會被奪去時,就會滋生貪婪之心。
野心是出於對你自己、你的活動的不滿。願意提出挑戰。獲取成功是件好事。但是,野心勃勃會使你樹立高不可攀的目標。對目標的追求要量力而行,要著眼於自己的努力,而不要一心隻想結果。
嫉妒的產生,是由於把自己的所得與他人所得進行不合理的比較。缺少別人擁有的東西並不是什麼挫折,而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天賦才是真正令人痛心的。
生氣會蒙蔽和束縛你,破壞你的上進心。每當你發怒的時候,應當回想一下所發生的事。是不是有什麼人看不起你,或者批評了你?你難道應當為此而煩心嗎?你是否一定要依賴別人的看法過活?你難道能容忍別人把他們的願望強加於你,或者支配你的行為嗎?
驕傲是從一種需要發展而來的,即希望給自己和他人留下一種名不副實的印象。成熟的人承認自己的局限性,他們謙虛謹慎,容忍他人與自己的差異。當你承認自己難免會有錯誤的時候,你的苦惱就會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