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有時候我們看到了機會,想去試試。但家庭的種種阻礙,讓我們最終選擇了低頭,放棄了自己的想法和本該大展宏圖的機會。例如趙薇、王珞丹等太多的明人明星,但我想用一個並不算成功的例子,我自己。
我家兩代經商,父親是一名地道的商人、野心家。理所當然,他一直想引領我走進商海,而我卻不以為然,談不上沒有興趣,但我更喜歡文字。
重點在於我21歲時帶著夢想準備北漂時,父親聽聞後十分憤怒,因此我們大吵一架。我始終記得他暴走的眼神,緊緊的瞪著我,而我也不甘示弱狠狠的盯著他,對他說積蓄已久的想法:“這是我的人生,我有權利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我不是誰的替代品。即使你今天不讓我走,我也可以偷著走,你阻止不了我,哪怕你不給我一分錢。”
現在想來,這可能是我一生中對父親說的最狠的一段話。讓人意外的是,他聽完後剛剛欲要殺人的眼神竟然緩和了,深邃的看著我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許久的緘口不言後,他拍拍我的肩膀說:“你長大了,以後的路要你自己走了。”
而後,我便來到了這裏,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接受社會的洗禮,自己也越發像個男人。所以我說這並非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但絕對是真實的。
卓越人生:
如何抓住機會,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首先你要多注意觀察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從而才可以在其中發現機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眼光。
幾年前房價還在幾千元徘徊,那時候大家對樓市產生觀望心態,這種觀望心態一看就是幾年,卻始終猶豫的不敢出手。如今各個二線城市早已突破五千向萬元衝刺,而一線城市的價格更是如火箭一般,從幾千到幾萬一平,並且穩居不降。
以二線城市沈陽為現實案例,2年前郊區的房價為三千一平,2年後郊區的房價為五千五一平,前後相差二千五每米,以一處一百平的房子,二年前買是三十萬,而如今賣掉是五十五萬。裏外裏淨賺二十五萬。
試問,何人兩年能賺二十五萬?在深圳、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開一間小公司一年下來也不過三、四十萬的利潤,而其中的風險和精力則相差甚遠。如果以一名北京地產界的設計師,月收入也不過一萬出頭,他需要兩年不吃不喝不生活才可勉強兩年積攢二十五萬,而這種可能性根本是不及實際、天方夜譚的。
而這種預判分析是十分簡單的,80一代逐漸步入結婚年齡,並且80一代的顯著標簽之一就是獨生子,普遍缺少責任心和義務,所以再指著80後的新兒媳婦再與婆婆住在一起基本不可能,當然這隻是眾多80後結婚買房的因素之一。
如今想結婚先買房成為了一種先期條件,女孩的擇偶標準也定義為“可以無車,但必須有房,不與家長同居。”這變成當今80後擇偶新標準,所以房價上漲是一種必然,畢竟80一代已經全部奔三,逐漸從男孩變成男人的我們,誰也不想打一輩子光棍吧?
經驗總結:
人生能有幾回搏,今日不搏何時搏。有一種人,他總是會一臉惋惜的指著電視對他的朋友、妻子、孩子說:“如果當初我堅持下來,我現在一定比他強阿!”隨後他的朋友、妻子會勸慰他,但他依然喋喋不休,牢騷不斷。
這是一種自我安慰,他人也是一種避免麻煩的附和。不過為何不自問一句:“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失敗者抱怨的理由是時機不對、經驗不足、自身原因,但隻要信心不被打倒,終有一天會鹹魚翻身。而弱者的抱怨更似一種借口,蒼白且無力,隻會讓人反感。而成功者你在他的身上很少能看到抱怨,因為他總是將困難視為一種磨練,樂觀的看待這個世界。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善於從別人嘴裏“挖”經驗
理論精讀:
學習,向別人請教,是很劃算的事情。你隻需用一顆謙虛的心,真誠地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會使你少走好多彎路,縮短你成功的時間。然而,窮人對談存款很忌諱,對向人請教則更不願意。在他們心目中,本來沒有錢就丟人了,如果再去向別人請教什麼,就更顯得一無是處了。這是窮人一直窮的根本原因。作為想改變命運的窮二代,要徹底改變這種心態。
經典案例: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有著執著的創業精神,他善於學習,從來不恥於向人請教。亨利·福特是農家子弟,但從小對農事毫無興趣。他認為,跟著慢吞吞的馬後麵犁田,實在太浪費時間,所以,他想製造快捷的機械來代替人力、畜力。有一次,亨利·福特乘馬車去底特律。途中,他第一次見到一輛不用馬拖、自己能行走的蒸汽推動的車。趁著這輛車停下來,福特向駕駛員問了一大堆有關性能、操作方法的問題。回家後,他做了個木質車身,又用一個2加侖的油桶當鍋爐,試圖推動他的非“機車”。帶著強烈的創業願望,17歲的亨利·福特就到底特律汽車製造公司就業了。可是,隻幹了6天,他就辭職了,原因是“該公司先進員工必須花費好幾小時才能修複的機械,隻要30分鍾就修好了,使那些先進員工對我忌妒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