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5)(1 / 3)

在家看孩子的,事先把書籍、筆記本整理好,站在窗口等著。一個剛進大門,另一個便出發,活像一場接力賽。李敏華懷第二個孩子時,正在寫碩士論文。她和丈夫運用運籌學來安排時間,晚飯後由吳仲華照顧孩子,李敏華抓緊睡一小覺,然後起來一直學到深夜,這樣就能做到學習與家務兩不誤。老二出生後,家務事更多了,學習任務又更重了,但是他們的家庭生活仍然是那麼和睦幸福。李敏華從不把哺育孩子、操持家務看做是負擔。吳仲華也主動分擔家務與照顧孩子。

他們的學習雖然緊張,但是,幾乎每個星期天上午,都要領著孩子到附近的小河邊散步,或者在校園草坪上和孩子遊戲、照相。他們把生活的節奏安排得像音樂的旋律那樣和諧而富於情趣。一張一弛,一揚一抑,主次分明,全麵照顧。她的博士論文就是在看孩子的時候寫出來的。李敏華在4年裏生了兩個孩子,得了碩士和博士兩個學位,同時還經常帶著孩子遊泳、照相、遊玩。

這個既會工作又會休息的互愛家庭,最能體會命運給人帶來的情趣。所以,有生活情趣的人,隻要有一口氣在,向上的誌向就不會鬆懈。而力行向上的原則,應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即勤奮工作。但是這個勤奮工作的出發點和目的地都是為了感受生活的情趣,是這種情趣使人們不知疲倦,甘心受苦。海明威說:“上天絕不想幫助不想勞作的人。”莎士比亞說:“上帝把亞當貶罰到人間,所製訂的第一條戒律是:用自己的血汗換取麵包,千萬不能用他人的血汗換取麵包!”

經驗總結:

要想得到知識,就該下苦功學習;要想得到食物,就該下苦功工作;要想得到快樂,也應該下苦功勞作。隻有辛勤地工作,才是獲得一切的途經。才是改變命運的契機。荷馬認為:“勞動就是人間的命運。”

之所以勞動就是人的命運,因為勞動中具有生活情趣,在勞動中感受到社會生活的快樂。人就是生存在這種生活情趣之中,一邊勞動,一邊欣賞自己的勞動,特別是你的勞動成果得到社會的承認,也得到你心愛的人的肯定時,那種自我實現的滿足感就會給你增加無窮的動力,所有的辛苦這時候都化為甜蜜的甘露滋潤你的整個身心,這時候你也就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

永遠不能降低夢想的高度

理論精讀:

為何相同的學曆,相同的資曆,時隔若幹年後會有天壤之別?這裏麵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內心的想法不同。一種人貪圖安逸,認為能吃飽喝足就不錯了;一種人在內心深處則始終懷揣著自己的夢想。正是這種夢想,讓他們擁有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鮮花、掌聲和榮譽。

一個人的夢想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他的人生高度。因營養不良而患有軟骨症的小男孩何以能在美式橄欖球天地中創造自己的輝煌,出身貧困的美國孩子福勒何以能最終擁有一家肥皂公司,四個化妝品公司、一個襪業貿易公司、一個標簽公司和一家報社,這些都源於他們的夢想。

一個有事業追求的人,是把“夢”做得高的人。雖然開始時是夢想,但隻要不停地做,不輕易放棄,夢想能成真。很難說什麼是辦不到的事情,因為昨天的夢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並且還可以成為明天的現實。今天我們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橋,若幹年後說不定就能行駛在橋之上。

經典案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沒有夢想的人生隻會淪為平庸、平常、平淡。夢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動力,是由平凡走向偉大的助推器,是催生理想之花的催化劑。下麵的兩個故事相信會給你啟示。

這是一則真人的事跡,主人翁是個生長於舊金山貧民區的小男孩,從小因為營養不良而患有軟骨症。在六歲時雙腿變形成弓字型,而小腿更是嚴重的萎縮。然而在他幼小心靈中一直藏著一個人,使他相信會實現自己的夢——有一天要成為美式橄欖球的全能球員。他是傳奇人物吉姆·布朗的球迷,每當吉姆所屬的克裏夫蘭布朗斯隊和舊金山四九人隊在舊金山比賽時,這個男孩便不顧雙腿的不便,一跛一跛地到球場去為心中的偶像加油。由於他窮得買不起門票,所以隻有等到全場比賽快結束時,從工作人員打開的大門溜進去,欣賞最後剩下的幾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