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在挫敗中不斷奮進(2)(1 / 3)

世界上很難有幾件事情能夠進行順利。其過程中常有預料不到的困難、挫折必須克服,許多艱辛問題要去麵對,所以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八九。反到是常碰到勉強展開、草草收場的情形。大部分的人都會就此罷手,放棄讓賢,事實上這種地方是勝負的關鍵處。“唉!不行啦!”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好運到來。

日本象棋第15代名人大山康睛曾說過:“當你認為已經必死無疑了,卻經常有起死回生的情形出現。”因此一直到最後關頭為止都不要輕言放棄,在黑暗之中也要力求尋覓一線曙光的機會。他曾說出一段親身體驗:

照相機閃光燈閃爍和聲響,使已經明白戰敗的我,重燃起一股奮戰到底的勇氣,究竟為什麼我也已不曾記得了。我咬緊嘴唇,心想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時間最後隻剩下一個多小時,在專家中看來此局勝負已成定勢,休息室的觀眾大多也判定“大山敗北”,隻有我還在埋頭苦幹。我此時反以旁觀者的身份來看自己是否能戰勝自己……我可以感覺到旁觀者都認為我輸定了。

觀戰者愈來愈多的竊竊私語都在談論著:“大山這家夥怎麼還不投降!”但是我的敵人是自己,高島八段一輪猛烈無比的進攻我都咬緊牙關硬撐了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高島八段的一連串攻擊似乎未見成效,而在強烈的攻擊中也忽略了許多不起眼的要點,最後在疲勞的拖累下,他開始顯得焦躁不安。

反正我是輸定了,我想。在長時間的焦躁情緒中,高島終於犯下大錯。在殘餘的時間內兩人成了平分秋色的局麵。最後,高島終於棄子認輸了。

本來是一麵倒的局勢,卻因為采取哀兵之姿,最後關頭終於反敗為勝。當時與其說是因贏得勝利而高興,倒不如說是因為戰勝自己而雀躍不已。

這是大山回想他在第14期名人賽中迎接挑戰者的情形,那份驚人的耐力,正充分顯示出大山的個性。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有急進、求快的心理,如此還容易變成欲速則不達。即使遇到最後關頭,就算不成功也是雖敗猶榮。

昭和四年,日本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恐慌。工廠接二連三裁員倒閉,勞資糾紛不斷發生。

鬆下電器自然也受到經濟衰退的波及。原本因為國際牌電燈的快速暢銷,在不斷擴展事務所的情形下員工人數激增,已超過300人,但在不景氣的狂風吹襲下,銷售量急速銳減,庫存已到了滿山滿穀的地步。這時鬆下又因病住院,公司交由義弟井植看管。井植等決策階層在董事會議中都認為,要想度過這個難關,除了大量裁員之外別無他策,既然銷售量減去了以往的1/2,那麼隻有裁去現有員工的1/2以維持公司生存。

但是鬆下對此提議大加反對,在不服輸的精神感召下,他毅然決定采取縮短工時數的策略。“如果每位員工的工作時數減半,則生產量自然隻剩下以往生產額的1/2,但是每個人都還可以保有工作。希望每一位員工把剩下的半天時間用在推廣產品銷售的工作中,以解決存貨的過度積壓。”由於每個人都可以繼續放心工作,並且收入還受到保證,因此全體員工都團結一致,奮發向上,開始為了公司的前景而努力。結果在極短的時間內,庫存商品銷售一空,自然大家又重回崗位上致力生產,終使鬆下企業轉危為安。之後還向合成樹脂業進軍,並開發收音機的生產,建立了後來鬆下企業發展的基礎。

所以,不管遭遇任何危險,切勿心生怯意,意圖逃脫,應鼓起勇氣麵對現實。如此常有扭轉乾坤、轉危為安的情形出現。

3.期待也是一種動力

常常心存良好的期待,期待著前程充滿光明和希望,期待著我們的好夢將終能成真,從這中間,是可以生出大力量來的。

對於自己的前程有良好的期待,這是足以激勵我們發憤努力的。期待著成家立業,期待著自己在社會中占些地位、露些頭角,這種種期待,都鞭策我們努力奮鬥。

世界上有多少人,都自以為世間盡管有著種種幸福安舒,以及種種高等的物質享受,然而卻都不是屬於他們所有的!他們相信,那些東西,隻是另一階層中的人才能享受,而自己是沒有份兒的!

但是為什麼他們與別人會處在不同的階層中,別人有份而他們沒有份呢?就因為他們“想”自己是與別人不能相提並論的,“想”自己是屬於下等的階層的——就因為他們劃地自囿。

假如你老是誌趣卑微、自甘低下,老是對於你自己沒有多大的期待,老是不相信世間的種種幸福是可以屬於你的,你自然隻能渺小卑微直到老死。

我們期待什麼,就可能得到什麼。如果假如我們一點兒不期待,那就一點都不能得到。假如一個人不期待富裕,他又怎能變為富裕?

想要致富,而同時心中懷疑自己的能力足以致富,就仿佛是在期待著貧賤——這真是南轅北轍。

一個人假如常常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成功,那他決無成功之理。期待成功的人才能成功,他的心理必須是積極的、向上的、樂觀的。

一方麵在希望著、追求著某事,而另一方麵卻在念著相反的事,這種情形最是誤事。假如你想得到昌盛富裕,而同時卻懷著貧賤的精神態度,則你永遠難以走入昌盛富裕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