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世紀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空間,但這大千世界更紛繁複雜,競爭的激烈程度日甚一日,現實生活隨時可能將你一次又一次拋棄、踐踏。
於是你——無助、膽怯、彷徨、倦怠、沮喪、絕望、輕生……於是你感到世界在一片黑暗中,在這黑夜中,你要何去何從?你要等待白晝自己來臨嗎?如果它一生都不來呢?你要等待別人的手帶你走出黑夜嗎?那下一次呢?你隻能等待嗎?
在一生中,我們有著種種計劃,若能夠將一切憧憬都抓住,將一切計劃都執行,事業生涯上的成就,不知要怎樣的宏大;我們的生命,不知要怎樣的偉大!
我們總是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計劃而不去執行,坐視各種憧憬而不去抓住,計劃幻滅消逝!希臘神話告訴我們,智慧女神美納娃,突然從丘比特的頭腦中披甲執戈一躍而出。人們的最大創意、憧憬,像美納娃一樣,往往是在某一瞬間突然從頭腦中很完備、很有力地躍出來的。
凡是應該做的事,拖延著不立刻做,想留住待將來再做,有著這種不良習慣的人總是弱者。
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總是那些能夠在一件事情意味新鮮及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迎頭去做的人。
一、走獨立自主的路
因為替別人打工,你每天唉聲歎氣;因為要對上司點頭哈腰,你極其苦惱;因為六點起床,八點上班,你不能睡懶覺;因為……
既然你肯花這麼大的力氣去保護那辛辛苦苦的飯碗,幹嗎不鼓足勇氣,奮力創業,做自己的主人呢?自主你的人生,有那麼一條路,獨立創業,做自己的老板,為自己打工,讓自己為自己當上司,自己來指揮自己……
一個可憐的流浪漢蜷縮在維也納的街頭。
早晨,陽光像洗過的金子,金燦燦地撒滿了一地。被寒冷和饑餓圍困了一夜的流浪漢從單薄而又肮髒的布衣裏抬起頭來。陽光那樣厚實地蓋在身上,他已經好久沒有感受到這種溫暖了。他所看到的陽光是那樣的坦蕩和無私,無論貧富貴賤都能戴上它的光環。無論是在大街上行走,還是坐在名貴的馬車裏;無論是蹲在堅硬而冰冷的大理石台階上,還是躺在閑適的斜背椅上……
流浪漢突然有了一種亢奮的抖擻,那是一種久違的感情的召喚。
“財富賜予每個人的機遇都是平等的,就像維也納早晨的陽光。”相隔20年後維也納一家跨國公司的總裁是這樣說的。可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叫威廉·卡拉齊的總裁就是20年前那個露宿街頭的年輕人——一個靠擦皮鞋撿垃圾和揀取陽光的金子而發跡的流浪漢。
一個流浪漢尚且能從陽光中找回自主的人生,更何況你呢?生活的確是艱辛的,但也是美好的,當你從內心意識到你要自主你的人生時,創業之歌也為你奏響了!
娥拉沒有經驗,沒有技術,沒有資金,隻不過是一名家庭主婦,但是娥拉的丈夫病了,她必須賺點錢補貼家用。
她想了又想,從一顆雞蛋中取出蛋清加上一些糖,在廚房裏做了一些餅幹,然後捧了一盤餅幹拿到學校去賣。第一周,她隻賺了四元一角錢,但她很高興,因為她終於找到了一點自主人生的感覺。
娥拉找到了一位在街頭賣花生的意大利人,並送給他一塊樣品。意大利人蠻喜歡的,於是開始出售她的餅幹,第一天就為她賺了二元一角五分。從此以後娥拉也加入了創業者的隊伍。
四年後,娥拉在芝加哥開了第一家商店,店麵隻有八尺寬。她白天賣餅幹,晚上做餅幹。這位家庭主婦,她從廚房的爐子上開創出了餅幹工廠,現在已擁有十九家店鋪——其中十八家都設在芝加哥最熱鬧的市區。創業者的凱旋曲為她奏響了!
創業其實並不複雜,敢想就敢做,隻要堅信自己,才能從中走出一條獨立自主的路,那麼你的人生將充滿光芒!
二、修身養性是前提
中國自古就有“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未學做事先學做人,立身乃立事創業之本。立身有如樹之根,創業有如樹之果,立身正且深,創業果才能豐碩、甜美!
性格決定命運,人的修養程度,決定了創業之路的遠近,任何一個成功的創業者,無不是先經曆了一番立身之路。
李嘉誠祖籍是潮州,潮汕地區是中國著名僑鄉,華人社會曆來有“兩個潮汕”之說。潮汕是粵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潮人大批移居海外,始於明清,而潮人移居海外的高潮,則在上世紀中葉,潮人極富冒險精神和開拓意識。潮人移居海外,勞工逐年遞減,商人與年俱增。這股海外移民潮到1949年後,才漸漸停息。
李嘉誠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前輩幾代均是讀書人,其父親李雲經也同樣是一位博覽群書的教書匠,由於戰亂而不得不遠離家鄉,儒學家風深深地影響著李嘉誠,也影響著他的立身之路!
李嘉誠生活在這種大的文化氛圍之中,盡管接受的是傳統家教,但他不可能不受其影響。在潮汕,處處流傳著海外遊子致富的傳奇故事,即使失望多於希望,也仍能構成潮人涉海闖蕩的原動力。
從教的父親李雲經從小就教育李嘉誠做人要真、要善、要有骨氣、有毅力。他不僅教給嘉誠知識,更教給他許多做人的道理。對於這些,嘉誠從小就銘刻在心,終生不曾忘卻,並且終生奉行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