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曆史的蔣宋聯姻。
雖然北伐軍的攻勢淩厲,但是蔣介石的右派色彩越來越濃,又有軍人部長的用人權與獨斷權,不時越過部屬與部隊而直接指揮軍事,讓國民黨左派與中共越來越不放心,終於打算通過新選出的政治委員會,一掃蔣介石專政的陰影,同時發動輿論壓力,迫使蔣介石同意在野的汪精衛回國,作為對蔣的牽製。
種種的不利因素,讓取得軍事主導權的蔣介石頗為介意,尤其孫中山的遺孀宋慶齡明顯支持國民黨左派勢力,連帶讓國民政府財政大臣、主管北伐軍費的宋子文也不站在蔣介石這一邊,這些都讓蔣介石對國民黨留在廣州的左傾勢力越來越不放心。尤其唐生智在攻下武漢三鎮後野心勃勃,已經形成國民黨內新的軍事勢力,更讓蔣介石擔憂二者萬一結合後形成新的黨中央,將使他落入險境。
武漢政權方開始運作,就立了下馬威,警告蔣介石不該欺壓共產黨,破壞孫中山聯俄容共政策,讓當時人在南昌前線的蔣介石大為光火,驚覺遭到架空,因此聯係當時的國府代主席譚延愷、中常委代主席張靜江留在南昌,並要求撤換鮑羅廷,結果形成了兩個黨中央“鄂贛分裂”的局麵。
1927年3月間,蔣介石率領李宗仁與程潛攻打南京,麵對李宗仁不願與蔣介石敵對,程潛遭到蔣介石收編的情勢,武漢政府對一心硬幹的蔣介石束手無策,隻能坐視蔣介石順利控製南京,並藉工人糾察隊幫助光複上海,順利擴大勢力範圍。蔣介石這段時間在張靜江等人的拉線下,迅速與江浙、上海等地富商建立緊密關係,從此打通金援的天地線,有足夠的軍費與策反資源供蔣介石運用。
武漢中央政府在4·12事件發生後,決議開除蔣介石黨籍,並認為蔣介石已觸犯“反革命”罪名;蔣介石則於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另立黨中央,導致“寧漢分裂”,國民政府正式分裂為武漢政府和南京政府,包括汪精衛、譚延愷、宋子文等人則發出通電,要求國人一同鏟除孫中山的叛徒。
隻是麵對蔣介石關於共黨操縱武漢國民黨中央的指控,為免落人口實,汪精衛也采取“分共”措施,解除鮑羅廷職務,中國共產黨既不能見容於國民黨,隻有往農村挺進。因此寧漢的均勢,轉而建立在從潼關攻下洛陽的西北軍馮玉祥身上,但由於馮玉祥力主雙方調停,盡速北伐,因此使得局麵僵持。
北伐徐州受挫,蔣介石二度打出“下野”牌,終得黨政軍獨大地位。
馮玉祥的中立態度,讓寧漢都麵臨缺乏軍事把握的困境,也因此牽製住長江上下遊之間的這場北伐軍內部的大戰。但是蔣介石並沒有因此獲利,反而為了加速北伐,取得國民黨內一統的正當性,蔣介石親率何應欽、李宗仁、白崇禧聚集的龐大部隊,揮兵指向徐州,反而出現了致命的危機。這次北伐不但小戰役未能取勝,更在7月下旬攻打徐州戰役中,由於蔣介石插手軍務太過頻繁而大敗,蔣介石僅能倉皇退回南京,使得藉軍事勝利一掃分歧陰霾的打算化為泡影。
麵對內外輿論壓力,加上北線、西線可能雙麵迎戰的威脅,在上次下野攻勢中獲利頗豐的蔣介石,又采取了以退為進的老招,通告李宗仁後決定宣布下野,於1927年8月13號宣稱隱居奉化,但在台麵下,蔣介石依舊牢牢掌握住南京防務,乃至於黨政的決策權。因此在一派輕鬆之下,蔣介石於1927年9月28日與新結交的女友宋美齡偕遊日本,拜會宋美齡的母親,達成兩家聯姻的共識。更通過一係列會見日本政商的活動,商借到日方巨款可供蔣介石活動。
棄20歲的陳潔如,娶30歲的美齡,蔣宋聯姻勢力進一步擴大。就在此時,已然縱橫中國政界與商界的宋氏家族,在宋家大姐宋靄齡的熱心撮合下,與炙手可熱的蔣介石搭上正式的姻親關係。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家幺妹、三小姐宋美齡在上海結婚,正式掀開了蔣孔宋家族主導中國經濟與命運的曆史一頁。
聚力的“六字真經”
要想把這天下的力量聚攏到自己的手下掌控,若沒有一些高明的手段,那是絕對不成的。下麵我從幾十種聚力的非常手段中歸納出了“六字真經”這個六種最典型的手段,以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字是“吹”。
“吹”是負麵說法,正麵說法叫傳播。在信息時代,傳播的威力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了,傳播已進入了真正的黃金階段。我研究炒作多年,我是十分懂得“三分貨,七分吹”的道理的。如今,好的產品太多太多,相同的產品太多太多,而真正出了名的賺了大錢的產品就不多了。這中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對待傳播的區別。有的企業是“七份貨,三分吹”,而有的企業是“三分貨,七分聽”,還有的企業是“五份貨,五份吹”,顯然,第一種貨賣得不好,但能長久,第二種買得好,但不長久,第三種貨能長久又能暴利。
傳播之重要,是老總們應引起高度重視的。
這個“吹”,有幾種形式,一種憑自己的嘴巴傳播。另一個是依靠外界幾十種媒體協助傳播。當然是兩“嘴”都要抓羅!試看天下又有哪一個高級領導不會講,沒有,一個都沒有。而且是官級越高,一般越會講。
拿破侖、希特勒的口才是十分驚人的,究竟驚人到什麼程度,我拿然特勒說吧。他能在十幾萬人的廣場上即興演講,他那充滿激情的言詞,他那近乎瘋狂的舉止,他那滔滔不絕的口才,能令所有在場的人,全身像過電一樣,受到震撼,他能令聽者欣喜若狂,忘記自我,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