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生潮法》、《養神經》、《靈台不滅錄》、《六欲天損決》、《道心滅魔錄》、《化生經》、《天魔演聖法》、《陰陽樞密心經》、《陰神生蓮錄》、《水火金丹法》……”老貨似是有些驚慌失措,呼啦啦地從口中念出數十本三寶之法的名字,甚至青雲決也在裏麵。
這些三寶之法,全是來自各門各派的道法,絕大多數劉驥連聽都沒聽過,無從辨別,老貨無奈,隻得又各自簡介了一遍。
“《心血生潮法》乃是一門勾動人心,演生心魔的秘法,《養神經》能壯大神魂,休養、恢複神魂創傷,《靈台不滅錄錄》可保靈光不滅,修九世善緣,《六欲天損決》乃天損之道……”
一般來說,法分道法、術法。道法提升修為、境界,術法意在建功、有用。前者意取無為,向內而求;後者重在有為,向外而用。兩者並不矛盾,世俗武林有氣、劍之爭,修真界卻沒有道、術之爭。氣劍之爭的根本原因在於時間,在於壽命,不在氣劍。修真者壽命悠長,道術本是一體,道術之爭自然不起。便如三千大道、八百旁門之說,小節而已,無人能說得清楚,若得白日飛升,此法便通大道。
法分道術,意在區分,不在舍取,若不便區分,便成道術,也做法術,威力莫大而又奇異者,便是神通。
三寶之法,便是直接幹係精氣神三寶一類法術的統稱,和其他類似禦劍之法,順風耳,天地視聽神通等都是大道造化,法術萬千的明證。
這老貨似乎一點也不藏私,反而有意讓劉驥見識它的積年所得,這數十本三寶之法甫一羅列出來,頓時讓劉驥生出眼花繚亂,心神難定之感,順便簡介一番之後,隻見它老神在在地靜立一旁,等著劉驥做選擇。
劉驥對著這麼多平時隻見於傳聞中道法神通,一時間也難以做到視若無睹般的冷靜,一本本的羅列下來,心下不住感歎:“天下有識之士何其多也,無數年來有識之士何其多也,以致於創造出了如此之多的道法神通,那麼此刻,我又該如何選擇,以致敬先賢呢?“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無數年來,無數前賢用生命在實踐,在求取那一線機緣,以衍化逆天修真問道之路,始得今日這般大道無處不在,道法便無處不有的局麵,我劉驥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不用自謙於前賢,也不必自傲於前賢,弱水三千,隻取一瓢飲。”
劍心通明之下,劉驥點了一部《養神經》,便不再做他語,這無疑讓旁邊凝視了他半晌的老貨頓時驚訝。
劉驥自然知道它是為什麼驚訝,不過這時,他的心思已經不在養神經上麵,而是飄到了“問道之寶”上。
“我應該是找到了問道之寶,問心之寶,問劍之寶,問道之寶還真是一脈相承啊。”劉驥心下歡喜,臉上不由露出了由衷的微笑,這讓對麵老貨的心神再次淩亂:這小子不會是想違約吧。不過雖然沒有立下什麼天道大誓,也不怕這小子違約,老貨心念一轉,再歸平靜,隻等劉驥開口。
劉驥確實有過違約的念頭,但是早有決定不打算這麼做,這會就更不會這麼做,因為他忽然明白了問道秘境的意思,獲得了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問道之寶——問道之寶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是一條大道之路。
問道不就是求取一條大道之路麼?
他領悟青雲真意,是因為心性暗合青雲真意:虛實隨意,青藍在心,青雲平步,俯視天地,這青雲真意就等於是他前世今世兩世的心性寫照。
殺與不殺,得與不得,殺得通透,在乎一心,就是他的順心之舉,人必問心而後明心,自得通明之心。
一直以來為劉驥所念叨的問道之寶,並不是什麼東西,而是選擇,是取舍,是道路!
命運來自選擇,大道來自舍取,每一個選擇的局麵對應的是不同命運的轉折路由,每一次取舍的結果造就不同的大道方向,今日的選擇、取舍,便是明日的命運、大道。
青雲真意,通明劍心,大道之路,一脈相承,為性為心,殺得通透,道路自顯,我心即我道,道是人心,道在人心。
通俗來說,每一個修真之人,隻要明白修真的初心是什麼,保證每個取舍的決定都是出於本心,那他自然就會神清目明,不易為外物外事所迷惑,自然也就走在了最適合自己的修真之路上。
劉驥神思的瓶頸甫一打開,神思如洪水開閘,順流而下,一通百通。
修真路上各種奇珍,各種道法,各種人際,各種所得都是成道因由,也就構成了修真之人的法侶財地之說。
然而,這大道之路上的法侶財地,又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每一個修真之人的選擇、取舍,影響著每一個修真之人的大道之路。
熬得住、把得牢、算得清、做得徹,修真問道,如是而已!為性為心,如是而已!
明澈了問心、問劍、問道三關的珍寶,劉驥也就明白了青雲三關美名天下的原因——凡參加青雲三關的人,隻要活著,無不有所得!
不要小看這個無不有所得,世俗之人,隻要稍稍頭腦清晰,不惑於幻境,便可得道法秘籍,神兵利器,根性深重者,可得青雲形意,可悟青雲真意,可成通明劍心,可明大道之路,又或囊括三寶,如此一來,皆有所得,自然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