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讀書習字(1 / 3)

孟二爺夫婦誇讚宜珈聰明,大家會有王婆賣瓜的感覺;孟家兩兄弟表揚宜珈聰明,大家會覺得聞謹兄弟倆偏寵胞妹,有心偏袒;孟四姑娘咬著牙狠狠點頭承認宜珈妹妹確實聰穎的時候,大家還是會覺得可憐的庶女迫於嫡係壓迫,不得不做出違心之言。可當比宜珈大上四歲的五姑娘宜璐被三姐宜璉盯著開始挑燈夜讀,放出話來不能被個毛孩子比下去的時候,大家摸摸下巴:咦,或許孟家六姑娘真的早慧耶!

日子像流水一樣嘩嘩的過去,一歲半的宜珈話說的很溜,路走的很穩,連字都能認一籮筐了。連一向很淡定的孟二爺也覺得,莫不是家裏要出個李清照式才女了?沒聽說過兩歲(虛歲)的孩子能背三字經的啊。二奶奶與有榮焉,自己的孩子怎麼看怎麼覺得好,何況還是個真聰慧的。其實乃們遇上的是個偽兒童!

剛學會說話的宜珈很有衝動迅速脫離文盲的光環,這一手毛筆字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那就從認字開始!宜珈年歲小,目前還沒有自己獨立的屋子,一直是借住在謝氏住處的側房裏,每每下午兩個哥哥放學後來請安的時候,宜珈就從奶娘懷裏掙紮出來,蹣蹣跚跚的蹭到哥哥身邊,睜大眼睛很Q的瞅著哥哥遞給父親檢查的作業,一瞬不瞬地,看的二爺覺得宜珈似乎對這些大字很感興趣。二爺饒有興趣的指著幾個簡單的大字,試探著教著宜珈:“這是‘大’字,尺寸大小的大字,”宜珈鸚鵡饒舌的念了兩遍,居然第二天還能從哥哥的作業裏認出前天教的幾個大字。

孟二爺來興趣了!一個願意教,一個認真學,二爺見女兒能把每天教的十個大字記得七八分,還能背幾句兒子正在背誦的詩詞,膽子大了的孟二爺坑出壓箱底的三字經開始教一歲半的女兒識字了!

孟宜珈作為一名偽嬰兒還是曉得低調是真理這條王道的。所以她能識字,會背書,但堅決不知道書裏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這可把二爺鬱悶壞了。這麼個聰明孩子怎麼就會背死書,不曉得融會貫通呢?二爺你不覺得兩歲的孩子不理解意思才是正常表現麼……

所以背完三字經後,二爺對宜珈的興趣就不那麼濃厚了,宜珈的認字功課被轉交給了二奶奶,二奶奶又以促進兄妹感情的名義,把聞謹聞諍叫來擔任先生的職務,負責教妹妹識字。

兩個小男孩覺得很新鮮,平時在學校被夫子教導,回了家被父親教導,現在居然他們也能翻身做地主,教導別人了!無比有熱情的兩個瓜娃子第一天就興奮的拿出《孟子》教妹妹,孟子裏的繁體字要比三字經難得多,還不向三字經那麼通俗易懂善於背誦,這直接導致平時百分之八十的記憶力瞬間退化到百分之四十,兄弟倆愣了,怎麼和爹爹的效果一比差這麼多?

愣頭青們詢問了親娘,得了個“循序漸進”的道理後又埋頭苦幹。他們親娘把這當成笑話告訴了二爺,二爺笑彎了腰,從此必在過年過節當成經典案列大講特講,教育子孫的同時娛樂大眾。

—————————————每個瓜娃子都有一個不靠譜的親媽的分割線———————

這邊廂,宜珈正活蹦亂跳的識字念書,搞得如火如荼聲勢浩大,那邊廂,栗姨娘使勁回想暗自納悶,咱宜珂兩歲的時候好像隻認識兩三個大字啊,話也說得不是很溜。栗姨娘絞著帕子,宜珂怎麼就沒繼承她這能說會道的聰慧勁兒呢!

佟姨娘就更頭疼了,七姑娘和六姑娘就差了三個月,被人拿來比較本就是常事兒。要說庶女不比嫡女強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哪怕庶女確實聰慧過嫡女,那也得藏慧,裝憨,才不會惹了主母厭沒個好下場。可這會兒佟姨娘發現自家女兒完全沒有需要藏慧的必要,和六姑娘對比對比,七姑娘完全需要展示點智慧,才不會連綠葉的邊都挨不上,直接淪落成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