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騎兵少年(1 / 3)

第一章騎兵少年

天興九年。

凜冽的北風吹襲著天地,秋風蕭瑟,寒涼刺骨。涼州城之外顯得更颼涼。

涼州城乃是大燕國西北邊域重要軍事樞紐,駐紮雄兵十餘萬,以雄城虎踞之勢,抗擊北狄異族於窯關外,結束大燕國長達十幾年之久山河破碎的悲慘局麵。

大燕國複興,效仿中原天朝諸國,武以立國之本,文為治國之策,文武並重。

大燕精兵,戍窯關,踞涼州,以保大燕江山無北鄰之大憂。

隻是天下並未太平,南方依舊戰事吃緊。

大燕國地處中原地界北域,領地臨接北域之外的外族,又有中原諸國連連征戰,所以,盡管如今北鄰無憂,但南方混亂的局麵,導致大燕當朝形式依舊不穩,大燕國之複興路步步艱難。

涼州之北百裏外便是窯關。

窯關,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險隘,乃涼州要衝之地。所以大燕國軍中且流傳一句話:寧可屍首積如山,不得異族越窯關!”

這是燕人對曾經的屈辱發自內心的憤慨,燕人是驕傲之民族,民風彪悍的燕人心中永遠難以抹去曆史屈辱的悲痛。

窯關外,陰風怒嘯,風烈如沙,林寒澗肅,很容易讓人瑟瑟發抖。

天際鑲嵌著血色殘陽,一道血光衝天而下之處,已是血霧彌漫,橫屍遍野,暗紅的泥地變得有些鬆軟,黃綠相間的樹林中盛開出血色斑斕。山道中的血腥場麵,被一片陰森壓抑所籠罩。

醞釀,廝殺,慘烈!

刀光劍影,電光火石,交織出濃濃血腥。

一小隊燕國鐵騎陷入驍勇胡人騎士層層包圍之中。

雙眼血腥,殺人如麻,展開著最後的浴血奮戰,進行最後生死的搏殺。

燕鐵騎們橫刀立馬,黑底白紋的“燕”式戰旗,盡管已殘破不堪,鮮血淋淋,但依舊牢插在鐵騎們圍聚的戰圈最中央的位置,整個場麵尤為慘烈。

“還剩多少?”

燕鐵騎戰陣中傳出一聲清亮,從聲音便可以判定這名騎兵年紀不大。他身著精良黑鐵甲胄,背負長弓,隻是箭袋早已空空如也,但手中牢牢地握緊一柄大刀,投射出淡淡的血光,粘稠的血漿難以掩飾住其大刀鋒芒。

目光中殺意湧動,血色的披風上的兩道殘褸的大窟窿異常刺眼,他看上去隻有一個十五六左右少年,眉清目秀的臉蛋早已被血水染得麵目全非,這些血水不是他的,而是死在他刀下之人的。

“十八!”

渾厚有力的聲音回答道聲,來自於少年騎兵身旁身型壯碩的中年騎兵。

隻剩下十八人了,對於小隊騎兵來說已是最後的殘餘兵力,但要知道這支騎兵的總數隻不過三十六騎。

讓這隊燕鐵騎們唯一感到自豪的是,他們所應對的敵人乃是草原上聲名赫赫八百騎,八百騎屬於胡人部族軍部的一股中堅力量,以冷酷凶殘著稱。縱橫草原,殺人如麻,被人們稱為喪失人性死士。

令草原豪強們聞風喪膽,中原人更是畏懼地稱八百騎為死亡騎士。

這個世界由很多勢力交織,所以有很多支精銳騎士,魔教騎士,帝國騎士,等等。而草原的八百死亡騎士名頭卻是極為響亮。

少年騎兵望了望四周黑壓壓正逐步靠攏的死亡騎士圍裹成重疊刀陣,漆黑瞳孔中血色劇增,突然咆哮道:“幹!都要活下來!”

這不是命令,這隻是他發出的憤怒,對敵人的憤怒,需要用敵人的鮮血來發泄與息怒。

三十六騎隻剩十八騎,一半精銳的力量被絞殺,剩下的十八位騎兵們便有了捍衛他們這支精銳騎兵的尊嚴。

十八名燕鐵騎們手拿弧刀立於馬背,麵麵相覷,他們心中似乎對於對於少年這句話並未產生太多波瀾,作為軍人,就應該為國捐軀,戰死沙場,軍魂所至的無上榮耀。

何況,殺人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一種習慣,一種自然。不然,此時卻剩下了他們十八個人,他們曾經是某位大人物手下驕傲的兵,冷血的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