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上皮組織(1 / 3)

上皮組織(epithelial tissue),簡稱上皮(epithelium),由大量形態較規則、排列緊密的細胞和少量細胞間質構成。具有以下特征:①細胞多,細胞間質少,細胞排列緊密呈層狀或膜狀。②上皮細胞有明顯的極性,即朝向體表或器官的腔麵,稱遊離麵,與其相對的朝向深部結締組織的一麵,稱基底麵。基底麵附著於基膜(見後述)與其深麵的結締組織相連接。③上皮組織一般無血管,所需營養由結締組織的毛細血管透過基膜供給。④上皮組織內有豐富的神經末梢。

依據其形態結構和功能的不同,上皮可分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兩大類。被覆上皮被覆於體表或襯於體內各種管、腔及囊的內表麵,具有保護、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腺上皮是構成腺的主要成分,具有分泌功能。一般所說的上皮是指被覆上皮。

一、被覆上皮

(一)被覆上皮的分類

被覆上皮(covering epithelium)根據其構成細胞的層數和細胞在垂直切麵上的形狀進行分類。

間皮:胸膜、腹膜及心包膜表麵

其他:肺泡及腎小囊壁層等潤滑立方上皮腎小管等處分泌和吸收柱狀上皮胃、腸黏膜、膽囊、子宮內膜及輸卵管黏膜等處保護、吸收和分泌。

(二)被覆上皮的結構

1.單層扁平上皮(simple squamous epithelium)由一層扁平細胞緊密排列而成。表麵觀察,細胞呈不規則形或多邊形,邊緣呈鋸齒狀或波浪狀,互相嵌合;核橢圓形,位於細胞中央。垂直切麵觀察,細胞扁薄,胞質很少,含核部分略厚。

襯貼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麵的單層扁平上皮稱內皮(endothelium);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麵的單層扁平上皮稱間皮(mesothelium)。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麵光滑,利於血液和淋巴的流動,或減少器官間的摩擦。

2.單層立方上皮(simple cuboidal epithelium)由一層近似立方形的細胞組成。表麵觀察,細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垂直切麵觀察,細胞呈立方形,核圓形,位於細胞的中央。這種上皮分布在腎小管等處,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HE染色×400(↑)單層立方上皮

3.單層柱狀上皮(simple columnar epithelium)由一層棱柱狀細胞組成。表麵觀察,細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垂直切麵觀察,細胞呈高柱狀,核橢圓形,常位於細胞近基底部,其長軸與細胞長軸一致。某些單層柱狀上皮,其柱狀細胞間夾有杯狀細胞。杯狀細胞形似高腳酒杯,底部狹窄,含深染的細胞核,頂部膨大,充滿分泌顆粒。這種上皮分布在胃、腸、膽囊和子宮等器官的內表麵,有保護、吸收或分泌功能。

4.假複層纖毛柱狀上皮(pseudostratified ciliated columnar epithelium)由一層柱狀細胞、杯狀細胞、梭形細胞和錐形細胞組成。其中,柱狀細胞最多,遊離麵有纖毛(見後述)。這些細胞形態不同、高矮不一,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麵上,但基底部均附著於基膜,因此在垂直切麵上觀察貌似複層,而實為單層。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具有保護和分泌功能。

5.複層扁平上皮(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又稱複層鱗狀上皮,由多層細胞組成。垂直切麵觀察,淺層為數層扁平細胞;中間層為數層多邊形細胞,體積較大,細胞境界清楚;緊靠基膜的一層基底細胞為矮柱狀,細胞較幼稚,分裂增殖能力較強,新生的細胞向表層移動,以補充衰老脫落的表層細胞。上皮與深部結締組織的連接凹凸不平,可增加兩者的連接麵積,既保證上皮組織的營養供應,又使連接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