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urinary bladder)是儲存尿液的肌性囊狀器官,有較大的伸縮性,其位置、形態、大小均隨膀胱充盈程度而發生改變。成人膀胱的容量一般為300~500ml,最大容量可達800ml。老年人膀胱容量較大,女性膀胱容量相對較小,新生兒膀胱的容量約50ml,為成人的1/10。
一、膀胱的形態
空虛時,膀胱呈三棱錐體形,分尖、底、體、頸四部分。膀胱尖(apex of bladder)細小,朝向前上方。膀胱底(fundus of bladder)朝向後下方,略呈三角形。膀胱體(body of bladder)為膀胱尖與膀胱底之間的部分。膀胱頸(neck of bladder)為膀胱的最下部,其下端有尿道內口與尿道相通連,膀胱各部之間無明顯的分界。
二、膀胱的位置
成人的膀胱位於盆腔內,恥骨聯合的後方。空虛時,膀胱尖一般不超過恥骨聯合上緣。膀胱的上麵及膀胱底的上部有腹膜遮蓋,故膀胱屬腹膜間位器官。
膀胱充盈時,膀胱尖可超過恥骨聯合上緣,被覆於膀胱上麵的腹膜可隨膀胱的充盈而上移,使膀胱的前下壁與腹前壁直接相貼。臨床上在恥骨聯合上緣行膀胱穿刺術,可避免傷及腹膜。
膀胱的後方,在男性與精囊、輸精管壺腹及直腸相毗鄰,在女性則與子宮和陰道相貼。膀胱的下方,男性與前列腺相毗鄰,女性則鄰尿生殖膈。
三、膀胱的黏膜特點
膀胱壁的內麵被覆黏膜,空虛時黏膜形成許多皺襞,充盈時黏膜皺襞減少或消失。在膀胱底的內麵,兩輸尿管口與尿道內口之間的三角形區域,無論膀胱充盈或空虛,黏膜始終薄而光滑,此區稱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是炎症、結核和腫瘤的好發部位。
兩輸尿管口之間有一橫行皺襞,稱輸尿管間襞(interureteric fold),活體呈蒼白色,是膀胱鏡檢查時尋找輸尿管口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