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傳導通路,是指身體各部感覺與運動功能在大腦皮質相應中樞與低位中樞之間的傳導通路。人體在活動過程中,周圍感受器不斷地接受機體內環境的刺激,並將刺激轉化為神經衝動,通過傳入神經元傳向低級中樞,如脊髓、腦幹,再通過低級中樞內的中間神經元軸突所組成的上行傳導束,傳至最高中樞,即大腦皮質,經過分析綜合,產生感覺,此通路稱感覺(上行)傳導通路。大腦皮質將感覺信息整合後,發出運動性的神經衝動,沿傳出神經纖維下傳,至腦幹或脊髓的運動神經元,通過對這些神經元的管理而影響效應器的活動,這種神經傳導通路,稱運動(下行)傳導通路。
一、感覺傳導通路
(一)本體感覺和精細觸覺傳導通路
所謂本體感覺亦稱深感覺,是指肌、腱、關節的位置覺、運動覺和振動覺。皮膚的精細觸覺(即辨別兩點間距離、感受物體的紋理精細等)上傳與本體感覺傳導通路相同。此通路包含3級神經元。這裏主要敘述軀幹和四肢的本體感覺傳導通路,頭麵部的深感覺傳導尚不十分清楚。
第1級神經元的胞體在脊神經節內,為假單極神經元,其周圍突隨脊神經分布於肌、腱、關節等處的本體感受器和皮膚的精細觸覺感受器,中樞突經脊神經後根內側部進入同側脊髓後索,組成薄束和楔束。兩束上行,分別終止於延髓的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2級神經元的胞體即薄束核和楔束核,它們發出的纖維經內側丘係交叉,組成對側的內側丘係,在延髓中線兩側上行,經腦橋被蓋的前緣至中腦紅核的背外側,終止於丘腦的腹後外側核。
第3級神經元的胞體位於丘腦腹後外側核,其中的傳導此類功能的神經元的軸突參與組成丘腦中央輻射,經內囊後肢,最後投射到大腦皮質中央後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葉後部。
此通路的損傷若發生在內側丘係交叉下方,患者出現閉眼時不能確定同側肢體的位置和運動方向以及出現精細觸覺障礙;若損傷發生在內側丘係交叉上方,則上述症狀出現在對側。
(二)痛覺、溫度覺和粗觸覺傳導
通路
該通路又稱淺感覺傳導通路,傳導皮膚、黏膜的痛覺、溫度覺和粗觸覺,由3級神經元組成。
1.軀幹、四肢的淺感覺傳導通路第1級神經元是脊神經節內傳導淺感覺的假單極神經元,其周圍突分布於軀幹、四肢皮膚的外感受器;中樞突經後根外側部進入脊髓背外側束內,上升1~2個脊髓節段後進入灰質後角。
第2級神經元的胞體位於脊髓後角,即後角固有核和緣層內的細胞,其軸突經白質前連合交叉至對側外側索前部和前索,組成脊髓丘腦側束(傳導痛、溫覺)和脊髓丘腦前束(傳導粗觸覺),上行至腦幹二束合一,即脊髓丘係,經下橄欖核的背外側,至腦橋和中腦內側丘係的外側,終止於背側丘腦的腹後外側核。
第3級神經元的胞體在背側丘腦的腹後外側核,其中傳導淺感覺的神經元的軸突加入丘腦中央輻射,經內囊後肢,投射到中央後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葉後部。
2.頭麵部淺感覺傳導通路第1級神經元的胞體即三叉神經節內的假單極神經元,其周圍突組成三叉神經的感覺支,隨三大分支分布於頭麵部皮膚和黏膜的感受器;中樞突組成三叉神經感覺根入腦橋,其中傳導痛、溫覺的纖維下降形成三叉神經脊束,終止於三叉神經脊束核,傳導觸覺的纖維終止於三叉神經腦橋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