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新居(3)(2 / 3)

“我祝賀你,孩子!”老駱駝說,”不過,一次成功不等於次次成功,穿越沙漠畢竟是件既艱辛又充滿風險的事呀!不要驕傲!”

過了些日子,小駱駝再次出發了。這次它遭到了狼群的襲擊,不僅丟了貨物,還弄得遍體鱗傷,好不容易才逃了回來。

“媽媽,我差點兒見不著你了!”小駱駝悲傷地哭道,”我再也不想跟沙漠打交道了!”

“不要這麼說,孩子!”老駱駝說,”挫折可以使你盡快成熟呀!你現在需要做的是:養好創傷,總結經驗,準備接受新的挑戰!”

--人生有快樂也有苦惱,有坦途也有坎坷,有希望也有失望,就像晴朗的天空頃刻間也會烏雲密布。正確的人生態度應該是:不要因一帆風順而得意忘形,也不要因遇到挫折而畏縮不前。

趾高氣揚的小兔

獵狗見主人帶回一隻小兔,以為是賞給它的食物,張口就咬。主人見了,掄起棍子將它狠揍一頓。

“我警告你,這是我的寵物!今後不準碰它!”主人說。

“是是,我知道了!”

從此,獵狗對小兔畢恭畢敬。小兔呢,仗著主人的勢,經常嘲笑辱罵獵狗,獵狗一聲也不敢吭。

小兔得意極了。可是好景不長,主人又帶回一個新寵物--小鬆鼠,不再喜歡小兔了。獵狗馬上撲過去。把它撕碎吃了。

--某些因素會使弱者變得趾高氣揚,致使他們肆無忌憚地侮辱強者。然而,一旦這些因素發生變化,他們的結局就很不妙。

燕子在風雨中穿行,不小心受了傷,落到草叢裏。

蝸牛見了,嘲笑說:“小燕子,你不在家裏呆著,出來瞎闖,吃到苦頭了吧?我猜你現在一定很想家。”

“你說的不錯,我現在很想在家裏歇一歇,養養傷。”

“瞧,被我說中了吧?”蝸牛高興地說,”像我這樣整天呆在家裏,多舒服!”

“我可不想整天呆在家裏!”燕子說,”養好了傷,我還要重返藍天!”

--家固然好,但如果一輩子呆在家裏,不願意到外麵闖闖,那是絕對不會有出息的。

青蛙助戰

水蛇被刺蝟打敗了,狼狽地躲進池塘裏。

青蛙們同情弱者,便對水蛇說:“下次跟刺蝟幹,我們都幫你!”

水蛇一下子得到這麼多支持者,心裏很高興,覺得這下子完全有把握打敗對手了,就又一次向刺蝟發起了進攻。

水蛇和刺蝟打成一團,青蛙們盡力呐喊助威,那聲勢驚天動地。但不幸的是,水蛇還是被打敗了。這次敗得更慘,它傷痕累累,差點兒送了命。

--在激戰時,呐喊是必要的,但決定的因素還是實力。

胡吹

狐狸聽見池塘裏傳來喧鬧聲,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就跑過去瞧瞧。

原來,一群青蛙和一群癩蛤蟆正在激烈爭吵。青蛙說,它們本事最大,能吞下一條牛;癩蛤蟆說,吞下一條牛算不了什麼,它們能吞下一頭大象。

狐狸笑道:“真太巧了,打南麵來了一條牛!”

青蛙們一聽,馬上潛入水中,再也不吭氣了。隻剩下癩蛤蟆還在呱呱亂嚷。

狐狸又說:“巧上加巧,打北麵又走來一頭大象!”

癩蛤蟆們一聽,都住了嘴,蹦跳著四散而去。

--能用行動說明的事,語言是蒼白無力的。

狼的話

狼在河邊喝水,遠遠看見有幾個人扛著漁網走來,就對魚說:“你們當心呀,馬上有人來捕撈你們啦!快躲開吧!”

“你是誰?”魚們問。

“我是狼。”

“狼?你吃過小羊?”

“吃過。”

“吃過小兔?”

“也吃過!”狼不耐煩地說,”我還吃過小雞小鴨小貓小豬,但我沒有吃過魚!即使我吃過魚,今天,我也是好心提醒你們!不相信就拉倒!”

狼說完就走了。

魚們衝著狼的背影嚷道:“我們怎麼能相信狼的話呢?我們當然不相信!”

說話間幾個漁人來到河邊,撒下大網,這些魚兒一條也沒有跑掉。

--對於有用的話,無論是誰說的,都不能忽視。

上當

野牛在山路上行走,隻見狐狸笑眯眯地迎了上來。

“牛大哥,謝謝你呀!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早就沒命啦!”

老牛一聽愣住了:“出手相救?我什麼時候救過你呀?”

“你不記得了?哎呀,真是貴人多忘事呀!”

“快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野牛急切地問,”我怎麼越聽越糊塗呢?”

“那次老虎追上我,眼看就要被它吃了,是你挺身而出,打敗老虎救了我呀!”

“不可能!一定是你弄錯了!”野牛說,”我生來膽小,不敢去惹老虎,再說,我也打不過它呀!”

“這事兒千真萬確!你救了我的命,我怎麼會弄錯呢?”狐狸說,”牛大哥一定是好事做多了,把我這檔子事兒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