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毅在熔城的旅店裏安穩睡了一覺,翌日一早就踏上了前往生生機庫的路途。
仍舊是開飛機的老龔接應鄭毅跨過峽穀,進入大機庫。
生生穿著一件幹淨的連體工裝褲站在機庫裏,歡迎鄭毅到來。
她憑著一己之力,硬是掀起了一股熱烈歡迎的浪潮。
直到鄭毅從摩托車側箱裏取出一整條豬後腿,請大家吃飯,現場氣氛才不再尷尬。
“啊?飛行滑板摔了?”
生生著急道:“哥、哥,你沒摔傷吧?”
她想起最近學到的知識,多用疊詞可以顯得自己很可愛。
“那倒沒有,但是現在看來飛行滑板有時候不可靠。”鄭毅道。
飛行滑板從電子元件到外骨架都毀得差不多了,又被輻射所汙染,鄭毅就沒有回收。
生生撓頭良久,道:“其實,飛艇更不可靠,除非造得很大。”
“飛艇沒關係,買家的使用環境還算友善。”鄭毅道。
無論是安努世界還是中古世界,內陸地區很少有大風。
生生十分懂事地沒有多問,畢竟對方是個信使。
左懷仁一邊往嘴裏塞著肉,一邊道:
“除非用避難所正品,否則誰能扛得住高強度的電磁輻射。照我,關鍵是別去那種危險的地方。”
鄭毅覺得這才是老成之言,可又有誰願意沒事就去核爆中心呢。
“要不,我加一層薄鉛板?多少能有些防護效果。”生生開動腦筋。
鄭毅連忙阻止,表示買家的使用環境沒那麼糟糕。
生生這才作罷。
飛艇的技術關鍵在於軟殼製造和氦氣提取,這在技術條件弱一些的世界的確可算是瓶頸。
避難所有超高的材料技術,又直接從木星抽取氦氣,所以這個瓶頸輕而易舉就被解決了。
為了節省空間,生生同樣選擇了電動機作為主推力係統,配一塊石墨烯電池外加太陽能板,可以用到荒地老。
鄭毅對飛艇的認知並不深刻,跟著生生走了一遍飛艇的各個係統,聽到的介紹大多是在軍事、防衛領域,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些殺雞用牛刀。
這麼好的東西,應該先裝備安努世界的羅格姑娘們,提高她們的巡邏效率,拿去送信實在是太浪費了。
“因為浮力和氦氣本身的密度或者重量無關,隻跟排開空氣的體積有關,所以氣囊實在不能進一步精簡了。”
生生對於飛艇的體積要求有些無奈,解釋道:“內囊可以進行模塊化組裝,但是外囊……不了。”
鄭毅對此也很無奈,嚐試直接拉住外氣囊進灰霧,但是灰霧很不給麵子地拒絕了。
左懷仁剔著牙蹭了過來,道:“如果一定要限製體積,外囊也是可以拆分的,過去再黏起來。”
沒讀過多少書的左懷仁並沒有安全、效率之類的條條框框,很快就拿出了一個摒棄美觀的簡陋設計。
鄭毅看看最後的參考數值:
最大載重5噸。
最高空速60公裏每時。
最長續航時間1時。
實用升限800米。
可單人駕駛。
比騎馬強多了。
鄭毅當即拍板: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