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致富隱私(4)(2 / 2)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怎樣最好的實現自己的目的,唯一的答案便是尋求最好的辦法。約瑟夫聰明的做法告訴我們的正在於此。

點評:

中國古代兵家們很講究計謀的運用。計謀是智慧的結晶,用得好,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經。反間法是適合於麵對眾多強手的攻擊通過一定的方法讓他們自行潰散,分散他們的力量,以達到各個擊破的目的。反間法對自己的競爭來說無疑會有巨大的幫助。

十九、采購官員玩慘了代理人

1987年,有五六家可以生產超大型發電機的公司聽說印尼政府為在瓜哇島修建一座大型發電站的工程而進行招標,便紛紛委托本地的代理人,進行投標。

一家質量首屈一指、聲譽卓著的德國公司也參加了投標。

在招標過程中,令人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德國公司的代理人驚訝地發現,公布的招標名單內,竟然沒有自己代理公司的名字。稍懂投標的人都知道,這種“排除”或“疏漏”,意味著代理人將損失一大筆擁金,並且是不公平的。

於是,德國公司的代理人到處申訴,並通過各種渠道去求見印尼采購官員。然而,總是由於各種原因令其非常失望。

很久以後那位采購官員突然約見德國公司的代理人。幾乎絕望的代理人喜出望外,匆匆赴約。采購官員滿臉笑容地接見了他。采購官員首先“致歉”,責備自己“太忙”、“太糊塗”,竟“忘記了”這樣一家“重要的公司”。他要求代理人“起誓保密”,然後把競爭對手的報價單給代理人看,他“格外關心”地彙報了“招標形勢”,建議比最低報價低10%投標。

麵對如此低的價格,德國公司的經理當然不悅,認為降價的幅度太大。這位采購官員不遺餘力地勸說,並一點一滴地削減自己的利潤來促使價格降低。最後,德國公司同意比最低價格再低10%投標。

接下來,印尼政府采購官員的做法便更加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居然什麼都不做,既不會見他,也不接電話。德國公司代理人的情緒又一次低落下去,他似乎感到這樁生意又“泡湯”了。在差不多毫無希望的時候,代理人又一次受到突然接見。那位采購官員又一次“致歉”,他解釋拖這麼久的原因是“政府的規定”,他必須等拿到最後一個估價表,他本人希望促成與德國公司的交易。但是,不巧的是,有一家公司出的價格比德國公司還低。因此,促使德國公司再降3%。

德國公司代理人對采購官員的私下關照十分感激。為促成交易,他立即飛回德國。當時,國際市場上大型設備銷路不好,在代理人的殷勤勸說下,德國公司極不情願地又一次降價3%。這個價格比“完全成本”低了許多許多。

代理人飛回雅加達與采購官員會麵時,采購官員十分高興地向代理人表示祝賀,然後輕描淡寫地說:“請明天再來談支付條件吧。”“什麼!還有支付條件?”代理人十分驚訝。

采購官員每次總是有充分的理由,他說因為競爭對手提出了用“優惠貸款”支付的條件,如果德國公司不提供同樣的條件,他不能確保合同得到批準。

經過多次爭論,在代理人的斡旋下,德國公司爭取到了政府貸款。這又是一個相當大的讓步。

到這時,印尼采購官員已經把德國公司和他的代理人逼到了極限。

之後印尼采購官員親自飛往德國,參加合同簽字儀式。他會見德國公司的總經理以後,對德方的合作和優惠貸款表示感謝。談笑間,他問公司提供長期貸款是否負擔太重。

德國公司急於表現其慷慨大方,急忙算出支付貸款利息的數額。而采購官員卻說政府不需要貸款,是否能夠將利息用折扣扣除。否則……

最後,他沒有得到全部利息的折扣,但是,他得到了一半。

看到了嘛,商業利潤就是這樣,隻要還有,對方就決不會放手。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海綿裏擠水一樣。

點評:

這則故事我們已看到,德國公司的代理人幾乎被印尼的采購官牽住了牛鼻子。其實,這就是一場心理戰術。在商戰中,我們也要充分地利用顧客、對手的心理,以實現我們的商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