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間,民間發生了一次洪災。山西永濟縣的一座浮橋被洪水衝塌了,用來固定浮橋的八隻大鐵牛也被衝入河底。
洪水過後,官府準備重建浮橋。當務之急就是要把那八隻鐵牛撈上來。可是,那八隻鐵牛每隻都有幾噸重,即便是在岸上都很難移動它們,更別說是從河裏把它們打撈上來了。官府無計可施,就貼出告示,懸賞能打撈鐵牛的能人賢士。
告示貼出好幾天,圍觀的人很多,可是誰也沒有良策。這天,一個和尚來到告示前,看清上麵寫的內容後,毫不猶豫地把告示揭了下來。眾人的目光都齊刷刷地落在他的身上。
“這是哪來的和尚?有這麼大的膽子!”“官府都沒辦法的事情,他能行嗎?”大家議論紛紛。看著大家懷疑的眼光,這個叫懷丙的和尚輕鬆地笑著說:“既然是河水衝走了鐵牛,我就讓河水再把它們送回來。”好奇的人們簇擁著懷丙和尚來到河邊,想看看他是不是在故弄玄虛。
按照懷丙和尚的指揮,官府派人找來兩艘大船,中間略留了些空隙,並排拴在一起;然後在兩艘船之間搭了個木架子;隨後,又派了幾個水性好的青年潛下水去,探明鐵牛的準確位置;接著,在船上裝滿泥沙,劃到鐵牛所在的位置。那幾個青年再次潛入水中,用鐵鏈把其中的一隻鐵牛牢牢拴住,再將鐵鏈的另一端,繃緊了係在木架子上。
一切準備妥當,懷丙和尚發出號令,船上的人開始把泥沙一鍁鍁地鏟出去。泥沙越來越少,船一點點地往上浮。借助水的浮力,收緊的鐵鏈就把水底的鐵牛慢慢地拉起來。等船上的泥沙鏟盡時,鐵牛就從水底的淤泥中被拉了出來。懷丙和尚有條不紊地指揮著船工,把鐵牛拖到適當的位置,然後依照這個方法,把其他幾隻鐵牛也一一拖上岸來。
岸上的人們鼓掌歡呼起來,齊聲稱讚懷丙和尚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