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找方法,不找借口
抓落實,一定要找到對的方法,方法不對,一切白費。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不但不找方法,反而不斷地找各種理由,為自己的工作落實不到位辯解。
任何時候你都不要為問題找理由,因為領導的眼睛是雪亮的。因此,你是否盡心盡力地在工作是用不著解釋的,時間長了,任何辯解都是沒有意義的。
千萬不要低估上級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上級可以容忍下級一次、二次地找借口,但是不能容忍很多次,因為他要對組織負責。組織最終需要的是成績,是落實。而且,遇到問題找理由也不利於我們個人的成長。這是因為為問題找理由,就無法使得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從而給組織業績和個人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要在實際工作中注重培養正確的思維方式,不斷地尋找落實的正確方法。
成功的方法是一定存在的。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時,可以將問題暫時放下,但是決不能夠放棄,因為在未來我們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不找任何借口,才能成就組織的核心競爭力。而找借口危害極大無比,最大害處就是一旦習慣了找借口,就很難再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組織能力、個人能力的提升往往會受阻。組織一旦為某種開拓精神找借口時,這個美好的願望之門就完全被“借口”封閉了。一旦我們養成了隨處找借口的習慣,就意味著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全力以赴。
“別找借口”,一個組織的整體能力將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得到提升。“別找借口”,往往會使我們在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中有“破釜沉舟、奮勇一搏”的勇氣,士氣大振,昂揚的士氣往往會所向披靡。
我有一個同學,大學畢業後進入縣農業局工作。他發現有些同事做事總喜歡找借口,遇到難事總是找各種理由推脫,並且以此揚揚自得,認為自己很聰明。可是過不了多久,這樣的“聰明人”總會被掃地出門。我這位同學算不上一個精明的人,但做事總是勤勤懇懇,雖然領導分配給他的任務量有時很大,但他一直沒有抱怨什麼。
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有一次,局長分配給他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他立即像往常一樣盡自己的全力去做。但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他犯了一個小錯誤,任務完成得不是很好,他的心裏忐忑不安。
這時局長叫我這位同學到他的辦公室去,我的同學以為這次肯定要被局長大罵了。哪知道局長微笑著對他說:“這個任務我曾找了三個人去做,可是他們都說自己能力不行推脫掉了。其實我知道他們怕自己完成不了這個重要的任務受到我的斥責,隻有你沒有找任何借口,而且我一直發現你做很多事都從不找借口。年輕人要保持這個好習慣,因為這是一個科長所必需的業務素質之一呀!”
“什麼……什麼……什麼科長呀?”我的同學很迷惑。“局裏已經決定,任命你當科長,下個月就上任。你可不要讓我失望。”我的同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現在才知道了那些老找借口的人為什麼一直得不到升遷的原因。
可見,落實不找借口,不僅對組織有益,對我們個人也有重要的意義,因為這是我們取得成功的重要準則。
找方法,有方法,對方法
任何事情,隻要想著去落實,把焦點集中在落實上,就一定能夠找到落實的方法。
成功人士的一個標準是,當遇到問題時努力尋求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回避責任,為自己開脫。好方法是成功的捷徑,而借口則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險阻。
尼克·史蒂文森小時候不愛學習,考試常常得C分。每次考完試,尼克總是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不是題太難,就是自己身體不適,或者老師判分有問題等等。有一天,當尼克再次為自己考得不好找借口時,母親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別再為自己找借口了。你考得不好,是因為你不認真學習,也不願意總結方法。如果你是用心地學習,你就不會找借口了。”這句話給了尼克極大的震動。從此以後,尼克再也不為自己的壞成績找借口,而是努力從自身找原因,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尼克不僅據此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更是把“不找借口找方法”貫徹到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最終成為一位非常成功的人士。
我們很多人都像尼克小時候一樣,總是為自己尋找各種各樣的托詞。似乎失敗隻是客觀條件造成的,與我們自己毫不相幹。這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試想一下,你自己是否已經盡了全力,你是否克服了不利條件而堅持到底,你是否尋找到最為便捷的方法等等。如果你失敗了就好好反省你自己,不要找借口,那不僅沒有任何意義,反而讓你離成功越來越遠。
在工作中,領導最憎惡的就是不找方法找借口的員工。如果你是領導,你布置了一項任務下去,下級不僅沒有完成任務反倒為自己找一大堆借口,你會如何反應呢?
任何工作首先要求的就是認真負責的態度,找借口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錯了就錯了,自己承擔起來,從自身找原因,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如果你總是為失敗找借口,那你永遠都不會成功。成功屬於那些善於找方法的人,而不是善於找借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