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同道中人(2 / 3)

梁老爺子對薑朝沒什麼好印象,那承平老管事自然也是如此,此時兩人短短幾句話就把薑朝和祁瑜劃歸為了一道。兩位老人家不動聲色,就連坐在了梁老爺子一旁的祁瑜都沒聽見他們在什麼,視線投在了前麵正侃侃而談的一位老學士身上,但祁瑜的注意力卻全都放在了梁老爺子的身上。

“咦,三皇子殿下怎麼不話了?”

祁瑜正注意著梁老爺子那邊的動靜,但其他人卻全是在注意著他的動靜,此時看他半晌沒話,立刻就有人心的開口詢問道。

“張老學士不是正在著經史嗎,我聽得正是入神的時候呢!這不,都忘記話了。”

祁瑜雖然被驚到,但卻十分迅速的就反應了過來,對那人微微地便是歉然一笑的道。

“早就聽過三皇子殿下好學,今日一見,果然是所言非虛啊。”那老學士見祁瑜這般的給他捧場,當下也是高興的很,立即就回報了一句,也稱讚了祁瑜一番。

“老學士謬讚了。”祁瑜舉杯,所有人也趕忙舉杯回敬,梁老爺子笑了笑,也端起手中的茶盞輕抿了一口。

“梁老將軍,多謝您老今日的宴請,祁瑜在這裏專門敬您一杯。”祁瑜在身後侍立的廝又把赤金銜南珠的螺銀杯斟滿之後,忽然就又對著梁老爺子,舉杯相敬。

“三皇子殿下客氣了。”在眾人豔羨的目光中,梁老爺子笑著回敬,端起茶盞又輕啜了一口。

“祁瑜可是真心感謝老將軍的,不過祁瑜也有一事請教,還望梁老將軍不吝賜教。”

“賜教可不敢當,三皇子殿下有事盡管相問,老夫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看著祁瑜,梁老爺子笑了笑,萬軍壓境都從容不迫的氣勢,當下就迫得祁瑜的眼光都避了避。

“那祁瑜就先多謝老將軍了。”

隻是不管怎樣,在這麼多京官麵前,祁瑜也不能顯出弱勢來,於是在頓了頓後,祁瑜就又一派謙謙君子的笑道:“來也巧,前兩日我與子朝在潁川城內閑逛時,是在人群之中看見了楚孤和徐昭的,雖早就聽聞他們奉了太妃的懿旨,也離開建安到潁川來了,但這麼久都未見其人,我還以為這可能是誤傳呢,但現下看來,他們兩人是真的在潁川啊,就是不知老將軍知不知道此事了?”

現在能坐在這兒的,都是成帝的心腹,楚孤和徐昭被太妃遣到潁川之事,他們也都是知道的。

可知道歸知道啊,誰也沒能想到,祁瑜竟然就會如此大咧咧的當著梁老爺子的麵,把這件事給問了出來。

成帝現下對於潁川一事,和孟太妃可是持完全相反的意見啊。

但梁老爺子是站在那一邊的,他們不相信祁瑜這個當朝的三皇子會不知道,可他居然一點都不避諱?

此時他們難道不是都該裝傻充愣,就完全當不知道這件事情嗎?要就連成帝在派他們出發前,也都是千叮嚀萬囑咐,不許與太妃她老人家的人起任何爭執的呀。

如果可以,甚至是想讓他們全全避開楚孤和徐昭,酈王可是早就發話了,這次無論如何都要帶著孟太妃回轉封地去休養了,而且知情人也都知道,太妃她老人家的身體,如今的確是大不如前了,尤其是在與後蜀大起兵戈,文帝又突然駕崩之後,太妃的精神消耗得尤其嚴重。

畢竟不止愛子離世,白發人送黑發人,在文帝沒有任何預兆的就忽然駕崩之後,正在風雨飄搖的朝堂,也全是靠孟太妃她老人家的坐鎮,才能在如此快速的時間之內就穩固了下來的。

這家事、國事、下事,事事都壓在了孟太妃她老人家的身上。

換做別人,別是能在這麼迅速的時間內就把情勢穩定下來,怕是能不能在這般巨大的壓力中堅持下來,那都還是一個問題呢。

而現下,好不容易等到一切都好似已經塵埃落定了,新帝是已登基,與後蜀的大戰也已談和,所有的一切都有了結果,那酈王又怎麼可能還把孟太妃留在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