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苗惹出的糾紛暫時解決,劉三家心裏平靜,生活又慢慢往前推進。
劉三家大人忙著做明年開春種地的準備,春花教春月認字、算術,春雪一個人流著口水伸出鮮藕般圓潤的小手一個勁兒地研究自己粉紅色的小腳丫。
前幾天,春花從張夫子那裏學了怎麼用算盤算賬,沒有前世的底子,她學得有吃力。家裏沒有算盤,央著劉三做木頭了一個,但她卻用不習慣,覺得沒用自己用筆算快。春月倒是精明,一學就會,啪啪啪上下撥動,不懂就去問爹娘,理都不理春花這個半調子。
今天是村子裏起堰溏的時候。劉家村的堰溏位於村子最上方,占了幾畝地,作為蓄水池子供養農田,裏麵種植了蓮藕,養了魚。每到臘月初十的時候,小蘭的公公村長劉富財就會組織村裏的壯年勞動力,下塘摳藕、捉魚,再將蓮藕和魚分給各家各戶,以此做為劉家村人辛苦一年的福利。
這是劉家村一年一度的盛會,不拘男女老少全體出動,俱都到堰溏邊觀看。
劉富財帶領幾個積年的老者上香祭拜了土地公土地婆後,這才吆喝兒郎們下溏作業。
幾個大漢將堰溏的兩個出口開大,水奔騰而下流向低處田間。下遊的農田早就開好缺口,以免“洪水”把田坎衝垮了。堰溏水一路向下,嘩啦嘩啦,最後流進了小溪,與涪江水彙合。一時之間,整個小村子都充滿了不正常的流水聲音。
村民才不理會那水聲,眼睛珠子都落在堰溏之中。慢慢地,堰溏的殘荷梗露出來,淺淺的水裏麵一陣陣水波蕩漾,那是魚在不安地攪動了!
村民歡呼起來!看這些魚精神得,今年又是個好收成呀!男人們撲通撲通一個接一個下溏撈魚,一條條草魚鯉魚裝了一桶又桶。婦人們則在堤壩上清點魚的數量。孩子們則下溏捅泥鰍,被大人好頓臭罵。
“村長,有兩三百斤魚,每戶可以分幾斤。”
劉富財滿意地笑了,他真是治理有方!上任村長劉老頭治下可隻有兩百斤魚呢。想到這裏劉富財得意地對著劉老頭展顏一笑。
劉老頭自然看見了,在石頭上磕磕煙槍,道:“每人都分不了半斤魚啊。”
村民們有的分了家,人口少,人頭分的魚就多,有的沒分家,幾代同堂,人頭得的魚自然就少了。
沒分家的人立即吵嚷道應該按人頭分魚。分了家的人則說代代都是按戶頭算的,怎能打破祖宗規矩。這麼,和諧局麵不和諧起來。
劉富財賞劉老頭老大一個白眼。這個劉老頭,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好了,別吵了,祖宗留下的規矩怎能破壞!”
人群中發出陣陣不滿聲。
“當然,為了公平起見,也可以變通而為嘛。這樣,不管分家與否,直係血親的,有年長者還活著的,為一戶,按戶分配。這樣算起來,咱們村也就幾戶人家,分起魚來更簡便了。”
劉富財家庭簡單,就他和老伴以及兒子一家四口人,按這樣分,他家可得占多大便宜!
羅氏第一個答應!她跳起腳,譏諷道:“不行!我不答應!這樣分對你們家當然有利,每人可分十多斤,吃都吃不完。而像我們家,分完魚再分,到最後就隻分得到點魚蝦蝦魚湯湯了。這撐死的撐死,餓死的餓死,你怎麼當村長的!”
劉小美這個幹瘦的小老頭也跳來跳去地罵:“公器私用!你老小子劉富財不是這樣把大家當傻子,正大光明假公濟私吧!我一家老小上上下下不得幾十號人,分這幾斤魚來,那還不如沒有!不行!按人頭分!”
羅氏出來叫罵劉富財時,後者還氣得暴跳,一個婦人家家竟敢質疑村長的威嚴!那劉老家才雖說有四個兒子,但關係複雜又不合心,我可不怕她。但這個劉小美就不同了,光兒子就是九個,他們家又齊心,打起架起剛剛的,發起火來可不把他劉富財揍扁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