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餓暈了(1 / 2)

什麼都不說,就請收藏、推薦。

……………………………………

日子就這麼平淡又熱鬧地流過。

期間,春花依著現代人眼光製了一張書桌板式圖樣。樣子和這個時代的多寶閣類似,但這桌子卻可以兩用,一為置物,一為辦公學習。書桌高一米七,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層為書櫃,分作八個格子,可以放置書、筆具、珍奇古玩、茶杯等物,並在左右設了兩個燭台,方便人夜間使用,下層為七十公分高的書桌,桌麵長一米長寬五十公分,呈優雅的圓弧狀,下部三麵密封,設有一個橫踏,方便人踩用。再配上一隻靠背椅子。古代書桌便是書桌,書櫃便是書櫃,現在二者合二為一,方便簡捷,標新立異,這套改良書桌肯定好賣!

圖製出來,東西卻不能做,因為既費木料又費人力物力。要是有人訂購就好了。

春花雖然自信自己的手藝,卻無伯樂來發現,奈何,奈何。

春花娘看不懂女兒在做什麼,也不想管,她忙著用竹葉綁的長掃帚攪從屋頂掉下沾滿灰塵的蜘蛛網,燒豬毛準備過年呢。

劉三雖說看得懂門道,但一瞧那橫豎轉承的設計,立即閃得老遠,這個東西做出來不花一個半個月時間才怪,太占用他寶貴的時間了。他又要當家作主,又要操勞幹活,又要擠出時間和孩子們耍,忙得很呐。

今天臘月二十八,是劉三家過年的日子。春花娘寅時便起床,先煮好豬食存放在大瓦缸中,再將昨日打理好的豬頭、豬腳兩隻、豬尾以及幾斤排骨豬肉加海帶全數推進大鐵鍋中煮。她將肉湯燒開後,減小火量,放幾截槐樹木樁入灶孔,便撂下不理,轉回灶後喂豬。

女兒們打著嗬欠起來了,幫著娘騰了桌上擺滿的佐料、小菜,擺上碗筷,將鐵鍋後麵的銅鍋提起來倒出煮好的稀飯入瓦盆端上桌。期間春月喊了兩嗓子爹,回來吃飯了。過了一小會兒,劉三一臉是汗扛著一捆桑枝回家。一家人坐下圍著桌子吃了頓簡單的飯。

春花娘拉住春花姐妹好生叮囑了一番,說招待好客人,不要吵鬧要聽話,不要和兄弟姐妹打架。又對牙牙學語的春雪說今天要乖,不許哭鬧,不然娘打屁股。同時又說劉三說少抽煙喝酒,不許亂發言說錯話。父女幾個聽得翻白眼,直呼話多話多囉嗦囉嗦,昨天說了今天怎麼還說,扯個彎兒逃之夭夭,把春花娘逗得直笑。

吃了飯,劉三繼續去剪桑枝,而春花母女則在家做年飯。

其實年飯也簡單,咱不可能像大館子開的好宴席那樣整吧,豬頭、豬尾全了,炒幾個菜,再加上骨頭豬肉之類,那就是很豐盛的菜肴了。

春花姐妹幫忙把蔥薑蒜切好,掃幹淨屋子,開門待客。劉三家人口簡單,雙方母親皆早逝,兄弟姐妹不多,所以客人也不多。比不得人家生了七八九個,又有親家好友,拉雜一起有幾十戶人。

第一個客人是姨媽,她和付姑父兩人帶著表哥表姐,春花姐妹熱情地招呼著進門,他們卻連坐都沒有坐就鑽進廚房幫娘做事了。

春花忙叫回劉三陪客。

正午,舅舅一家來了,入坐後舅舅和爹、姑父說話,表哥表姐們聚在一塊談論奇聞逸事,舅娘則東一下西一下看豬看狗算計值多少錢。二刻鍾後拄著拐杖的外公顫巍巍地出現了,他上來就給春花姐妹一人一塊餅子,把春月樂得咧嘴直笑,惹得表姐們翻白眼。

飯菜都差不多做好了,劉二一家才來。春花看著進灶間燒火的二伯娘,心想,您可真會躲懶呀,專趕飯點。不過,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今天我就在家門口叫了一聲,劉二一家就來了,想當年,我可是要跑個五六趟儂們才姍姍來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