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成(1 / 2)

“對!到時候建一所大房子,請了夥計,爹當莊主,專管生產!我們再去外麵開拓市場,先是縣城、其他縣城,再是省城,說不定,我家的東西能賣到全國去呢。到時候,還怕談不成什麼生意哦。”

張阿生聽後不由對春花刮目相看,暗道此女的心是怎麼生成,這般有全局觀念。

劉三不由嘿嘿亂叫:“我當莊主?我,從小到大,就是玩遊戲,我都是當小兵的,怎麼能當官呢?我,我當不下來。”

春花娘呸了一聲,說他沒膽量,道:“女兒啊,咱心是不是太大啦,就做個縣城都頂天了,哪還做到什麼省城,全國?”

春花笑道:“我也隻是一說,要看以後能開多少家專賣店,才好決定怎麼生做。其實這點心才多大嘛,不說別家,就是鎮長家的布莊,不是也開到了東南西北,別人可以,我們家怎麼不可以。”

劉三又來搗亂,“對呀,對頭!他莫家上兩輩人,那還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就是心黑屁股大,做了生意,掙了大錢,才有如今風光!哈哈,如此,說不定,我們家就是下任鎮長哇。”

春花不由笑道:“老爹,你思路可真跳躍!還沒爬呢,就開始跑了。”

“我想想不行啊。我們家最大的官兒就是村長,要是我兒子當了鎮長,就是光宗耀祖了。”

“呸,我女兒的官兒,不是官兒啊。”

“我是說兒子,兒子。”

本朝為發展經濟,出台稅負優惠政策鼓勵農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的天下呈現欣欣向榮之態。具體到春花的要求,官道橫通,水路發達,解決了交通問題,多少事情都好辦,而且她家成了官籍,行事亦方便,不趁著東風發財,更待何時。

有前瞻性的人,肯定會覷準良機,她開的條件的確很合適,鄭家沒理由不答應。

有了鄭家,還會有張家、王家,她的打算何愁不能成功。

春花自信滿滿。

過了幾日,鄭塗氏突然過來下最後通牒,言道她一次隻訂五套貨,價格就按少三份之一算,不同意便走人。

“現在運個東西多費力啊,車馬費比買的東西本身還貴,我家又出車馬費,加進賣價裏,還賺啥錢喲。再說那大物件兒,一個馬車隻能裝一兩件兒,一次如何能運上十套,不再個馬隊來馱啊。哎呀,越說我也覺得這生意不靠譜,就是少二份之一都難有賺頭。”

春花娘就有點生氣了,道:“二份之一,你老也敢說!二份之一成本錢都不夠!”

難道鄭塗氏還以為是在現代賣衣服呢,買方故意作出要撤的姿態,然後就賣方留客,雙方達成交易?

春花道:“哎,你老要走,我也不強留!”

鄭旺財急了,拉住娘。

大家都不理她了,鄭塗氏臉色就有點僵。

春花歎了一口氣,道:“鄭婆婆,你還是安心說,不要動不動就走,我們可不是在賣芝麻綠豆。”

鄭塗氏借坡下驢,坐進椅內,道:“我是安心說,不然不來這一趟。”

“要是早幾十年,你說車馬費貴,我信!可現在是什麼年代啊,大道四通八達,馬車隊牛車隊一隊接著一隊,車資早就降下來了!你們又不是隻運一回兩回,運的東西多,怎麼講不到好價錢?至於你說一個馬車隻裝一件兩件兒,這就真真是太外行了,不懂我店家具的奇特之處了。請過來看。”

劉三自豪地帶著鄭家人進入小車間。

因保密的關係,之前鄭家人並沒被允許進入觀看。

鄭家人都有點發呆,他們在別家也看過造家具的,一個人點點東西要占一間房,搞得稀亂,這裏卻是井井有條,一人占著一個工作台,各司其職,從前到後,可以清楚直觀地看見一件家具是怎麼生產得來的。

這卻不重要!

劉三把他們帶到屋子最底端,讓他們看用巨大糙紙包得好好的一件件包裹,一邊隨手解開兩件包裹,再取出包裹內小包裹一些木的鐵的東西,拿了工具叮叮叮地敲起來,又是釘釘子又是上木梢接木榫,不到半個時辰,一個兩門的衣櫃就立在了大家麵前。

鄭家人嘴巴張成O型,不可思議地道:“這,這?這麼大個衣櫃,就這兩小包搞出來的?”

涉及到專業技藝,劉三話就多了起來,得意地笑道:“當然!這是我家的獨家發明!僅此一家,絕無第二!既方便存放,又便於運輸!都是一個模子生出的物件,隻要是同樣一個物件,隨隨便便就能上到任何一個物件的對應位置,這叫……標準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