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基民的隊伍呈不斷壯大之勢。大盤進入6000點後,個股普漲的格局已經不再,當“二八”現象反複上演、一大批股民嚴重被套的時候,許多股民將目光投向了基金。
充分利用基金專家理財的優勢,更好地規避市場風險,以取得良好的投資收益,是許多股民變身基民的共同願望。
基金也不負眾望,其業績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截至2007年12月25日,277隻開放式基金,收益無一例外地呈正增長。其中華夏大盤精選的累計淨值達到7.322元,也就是說,當初投入1萬元購買此基金,現在已經變成7.322萬元,增幅達600%,跑贏了大盤。
跑贏大盤的基金還遠不止華夏大盤基金一家,上投a基金、荷銀精選基金、上投優勢基金、添富優勢基金等增長幅度都在400%以上,充分體現了專家理財的巨大優越性。
當然,也有增幅落後於大盤的基金。但從總體上來看,業績負增長的概率要比股民被套的概率小得多。
基金的管理效應、規模效應決定了基金的投資優勢。但我們覺得有必要提醒剛剛成為基民的朋友:一是不要把基金想像成隻賺不賠的“印鈔機”,二是不要拿炒股的心態炒基。
買基金要明白基金的運作模式。基金運行的內在規律,要求基民保持穩定的投資;基金運行的製度本身,又給了基民追漲殺跌的自由。在此情況下,基金不管是漲是跌,都將麵臨贖回的壓力。這就使基金陷入了“兩難”的尷尬境地。因此,基民要明白,基金的壓力不僅來自於市場,也來自於基民本身。
買基金要熟悉基金的基本業務。包括基金的認購業務,贖回業務,轉托管業務,轉換業務,過戶業務等。這是基民必須掌握的最基本操作手段。
要了解基金的分類和投資風格。基金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可以分為多種類型;而不同類型的基金,其運作模式和管理方式也是不同的。基金的投資風格也有多種,激進型基金漲跌幅度都較大,適合冒險型投資者;保守型基金漲跌幅度小,收益也不會大起大落,適合穩健型投資者。基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作出合理的選擇。
要了解基金的收益與分配辦法。基金的收益並不是基民用來分享的“蛋糕”,基金的收益扣除必要的費用後,才能按照核定的分配辦法向基民分紅。基民要清楚收益的來源、費用的構成,以算好自己的收益賬。
投資基金之前,一定做到三個“早知道”。一是要知道基金公司的管理情況,包括基金的管理層、投研團隊、營銷網絡等;二是要知道基金經理的情況,包括基金經理的投資作風、投資評價、道德操守等;三是要知道基金的投資情況,包括投資組合、市場表現、過往業績等。這樣才會做到有的放矢。
要正確處理贖回操作。要了解基金贖回的操作流程以及限製條件,這會使贖回資金更方便;要製定基金贖回的策略。要理智對待基金贖回的動機與時機,盡量減少盲目贖回。因為頻繁地贖回操作,將會影響基金業績的增長。
要做好自己的投資評價與風險控製計劃。要對自己的投資目標、生活狀態、投資動機、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綜合評價,以增強投資的目的性;要最大限度的控製風險,要有風險控製意識,熟悉風險控製方法,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要建立自己的投資組合與投資方式。在基金的配置上,可選擇多種基金,組合投資,這將會確保基金收益的最大化。在投資操作上,采取定投的方式,不但可以降低費用,而且省時省力,收益也更為可觀,可視為一種較佳的投資操作手法。
還要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製定正確的投資策略。要樹立正確的基金投資觀,要走出“一夜暴富”、“賭”的心理誤區,這會使我們的各項操作更理性,投資更成功。
基金不僅是一種投資工具,也是一種理財手段。如何利用基金“使錢生錢”,是擺在各位基民朋友麵前的一個現實課題。隻要我們了解基金,熟悉基金,並充分利用基金,我們的投資就會做到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