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基金的投資策略(2)(1 / 3)

(1)選購基金辨類別

一般而言,如果投資時間計劃不是很長,那麼直接申購老基金比較合適。新基金有幾個月的封閉期,期間幾乎是沒有運作收益的,在走出封閉期之後,基金的運作水平在發行期還不得而知,認購新基金多少有一定的風險。但投資者可以通過考察同種風格的老基金,預測此類基金未來可能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回避這類風險。如果此類風格的老基金收益率普遍較高,那麼投資者可以大膽采用認購方式。

除了考察同類老基金的業績以外,不同類型的基金也決定著應采取不同的購買方式。比如貨幣市場基金的淨值永遠為1元,也沒有交易費用,所以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認購和申購並沒有太多區別。

總之,和買菜時先要看清是蘿卜還是白菜,然後再看是否新鮮一樣,投資者在選購基金時,先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周期及風險承受能力,再去找合適自己的基金,而不應單純根據新、老二字來選擇基金。

(2)信息披露申購優

投資者在選擇認購方式時,必須對所認購的基金和所屬基金公司進行深入地了解。如果基金公司曆史業績不佳,以及基金管理團隊較新尚未磨合完畢,或者新基金的基金經理資曆不深,之前未有公開信息顯示其投資業績,都不宜進行認購。此外,國內的現狀是新基金一旦開放,就會有較多投資者贖回,這種額外的份額波動也會影響新基金短期運作結果。

而老基金在信息披露方麵相對有優勢。老基金經過長時間運作比較穩定,持股每季公告一次,信息披露比較完善,這使得投資者有跡可尋。而且,在正常運作階段的基金一般規模比較穩定,不會因為份額波動而影響短期業績。

從信息披露角度看,采用認購方式,萬一對基金把握不準,很可能會踩著“地雷”,給自己的投資造成較大損失。而采用申購的方式,可以靜觀這隻基金走出封閉期後的表現,如果基金淨值出現下跌,可以觀望或選擇其他更好的基金;如果這隻基金的淨值穩步上升,則可以考慮采用申購的方式進行投資,雖然手續費貴一些,但畢竟能盡量避免和化解投資風險。

(3)長期投資看特性

對於長期基金投資者來說,建議主要關注基金的產品種類特征差異和管理團隊差異,因為這是影響基金長期業績的主導因素。其中基金的產品種類特征又是重中之重,從曆史表現來看,基金的長期業績中90%取決於基金的資產配置特性,而時機、個股等因素影響較小。投資者在認購新基金時需要注意,基金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的表現隻能說明基金管理團隊有一定運作能力,但不能證明他們適合投資者所關注的新基金。在實踐中,不同基金產品特征也可能直接限製了管理團隊某方麵能力的發揮。所以對於長期投資者,可以選擇在觀察新基金運作一段時間後再申購,以減少不確定性。

(4)短期介入重時機

對於注重短期收益和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可以根據市場行情選擇買入新基金或者老基金。新基金的特點是投資倉位不重,船小好調頭,而老基金的特點是收益和風險會立即顯現。如果市場正處於牛市的調整階段,由於國內還沒有做空機製,老基金可能應變不及,隻能被迫承受下跌帶來的淨值損失;新發行的基金則可以通過控製建倉速度來盡量避開這一負麵影響,甚至可能有機會以更低的成本建倉,其新建立的投資組合結構往往更適合新的市場形勢。而如果是市場快速上升階段,那麼申購老基金快速獲得收益就是較好選擇。

比如在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場快速上漲階段,申購老基金一周左右就能夠獲得收益,如果認購新基金,可能要等到3個月以後才能見效,大大降低了投資效率;到7月市場出現調整的時候,情況就截然相反了,老基金一個月淨值下跌高達10%,而新基金淨值卻基本沒有任何損失。

(5)新手莫被導向牽

在國內基金持續營銷還未得到足夠重視的條件下,基金公司和銷售渠道往往對基金首次募集投入較多的營銷費用。投資者在購買基金時,發現像銀行等主要銷售渠道裏最多見的是新基金的宣傳材料,而且基金銷售人員也優先向投資者推薦新基金。對於新基民而言,由於自身知識有限,往往隻能選擇認購新基金。但對於老基民來講,他們有能力自主選擇基金並完成交易,所以可以實現新老基金“通吃”。 投資者對基金銷售人員的建議要客觀看待。既要相信其在這方麵的專業能力,又要設法判斷其中的主觀導向比重。投資者一般可以從多個銷售渠道的觀點和建議,來驗證其提供的建議是否真正從投資者利益出發。

7.如何選擇新基金

國內基金市場這兩年有較快的發展,品種也在不斷豐富之中。對於新基金,投資者要關注其產品設計與市場上已有產品的差異有多大,是否是原來市場上沒有的新產品等。

新基金因為成立時間短,基本沒有運作曆史,一些用於老基金很好的判斷方法並不適合於新基金。對投資者來說,要想掌握好判斷新基金的技巧,關鍵就是要學會“五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