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5章 新生兒體檢(1 / 1)

關於體檢

1.身體檢查的對象,兒童體檢的對象是7歲以下兒童,重點是嬰幼兒。

2.身體檢查的次數、年齡越小,體檢次數越多。體檢後要進行發育評價,發現缺點進行矯治,發現疾病及時治療。一般可按以下時間進行。

新生兒應在出生2、7、11、28天進行體檢,共4次。

孩子期應在3、6、9月和滿1周歲時各檢查一次,共體檢4次。

1~3歲兒童每半年檢查1次。

3~7歲兒童每年檢查1次。

身體檢查的內容

兒童體格檢查內容包括問診、身體發育測量及全身備係統的檢查。

1.問診。詢問出生年月日,計算實足年齡。

2.各年齡段問診重點。

新生兒問診重點是母親妊娠期健康情況、分娩情況,小兒出生後一般健康狀況。

有無窒息、黃疸輕重、嘔吐及驚厥史。嬰幼兒期間診重點是喂養情況、輔食添加情況、斷奶時間、有無佝僂病早期症狀、小兒會坐、爬、站、走的月齡;小兒視力、聽力、語言發育情況;是否患過某急性傳染病及預防接種完成情況。

學齡前期間診斷重點是小兒神經精神發育情況,食物情況、飲食習慣;家庭或托幼機構教養情況。

新生兒身體發育測量

1.體重測量。用標準人體秤測量,小兒是穿褲頭、背心,冬季可穿衣測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

2.身長測量。讓孩子靠牆直立,用皮尺測腳跟(脫鞋)至頭頂的距離,3歲以下小兒平臥測量,以厘米為單位。

3.頭圍測量。皮尺過兩眉弓、枕骨凸繞頭一周即頭圍,以厘米為單位。

4.胸圍測理。皮尺過兩乳頭及兩肩胛骨下緣繞胸一周即為胸圍,以厘米為單位。

體檢前的準備工作

1.確定好體檢醫院一般寶寶第一次體檢是在生產醫院或者是所在地區的婦幼保健中心,以後的每次體檢去所在的社區醫院就行了。所以媽媽在出院時要向醫生谘詢好42天體檢的具體地方,以免日後手忙腳亂。

2.電話預約在給寶寶辦理體檢事宜前,應先查詢所確定體檢醫院具體的上班時間。因為有的保健中心並不是每天都上班的。可以打電話詢問一下,他們一般在什麼時間段給寶寶進行體檢。然後按照他們說的時間前往,同時也要盡量避免高峰時段去醫院。其實第一次體檢也並不一定要在寶寶42天時,有時特殊情況可以推遲幾天。

3.帶齊證件第一次帶寶寶體檢時,需要帶的證件有:戶口簿、寶寶的出生證明、爸媽的身份證、寶寶的病曆本等。有的地方還需要帶疫苗接種記錄等。媽媽最好隨時記錄下寶寶平時在家的詳細健康狀況,寶寶年齡越小記錄就應越詳細。比如寶寶的胃口情況、大便情況、有無腹瀉等等,方便醫生詢問時回答。

4.寶寶有好情緒寶寶的情緒也會有不太好的時候。媽媽不要選擇寶寶煩躁或饑餓的時候去醫院,避免寶寶因為煩躁而不能很好地配合醫生。一般早上比較涼快,寶寶精神好些,可以選擇這個時段。

小貼士:【備注】

體檢的前一天晚上,媽媽最好給寶寶洗個溫水澡,換上幹淨的衣服或內衣。體檢時穿的衣服最好寬鬆些,便於穿脫,連體衣最好不要穿,會給醫生帶來麻煩,可以穿褲頭、背心。事先準備好需要詢問醫生的問題。通過體檢,醫生會給寶寶作一個總體的評價。這時,媽媽千萬別錯過機會詢問專業人員相關的育兒問題。比如:“寶寶發育是否正常?”“在平常的育兒過程中我應該注意什麼問題?”等,並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