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分娩·產後篇(3)(1 / 3)

應對孕媽媽進行產前教育,解除孕媽媽思想顧慮和恐懼心理,使孕媽媽了解懷孕和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

目前國內外都設康樂待產室(讓其愛人及家屬陪伴)和家庭化病房,有助於消除產婦的緊張情緒,增強信心,可預防精神緊張所致的宮縮乏力。

分娩時鼓勵孕媽媽多進食,必要時可從靜脈補充營養。避免過多地使用鎮靜藥物,注意檢查有無頭盆不稱等,均是預防子宮收縮乏力的有效措施。注意及時排空直腸和膀胱,必要時可行溫肥皂水灌腸及導尿。

第四章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產科),為胎兒娩出後一分鍾,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未建立規律呼吸的缺氧狀態。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後最常見的緊急情況,必須積極搶救和正確處理,以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預防遠期後遺症。

1 新生兒窒息的主要症狀

胎兒娩出後麵部與全身皮膚青紫色或皮膚蒼白,口唇暗紫。

呼吸淺表,不規律或無呼吸或僅有喘息樣微弱呼吸。

心跳規則,心率80~120次每分鍾或心跳不規則,心率小於80次每分鍾,且弱。

對外界刺激有反應,肌肉張力好或對外界刺激無反應,肌肉張力鬆弛。

喉反射存在或消失。

2 新生兒窒息的預防

定期產前檢查,尤其是孕晚期十分重要。它可隨時發現母親、胎兒的異常情況,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糖尿病,妊娠合並心髒病等,了解胎兒發育情況,胎盤部位及功能,羊水量等,從而能夠在產前進行積極的治療或處理,或在產程中能做到有計劃的預防,防止胎兒宮內窘迫或積極治療。分娩前6小時不要使用對呼吸有抑製作用的藥物,如嗎啡。分娩過程中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分娩指導,切莫因產痛而拒絕醫生的正確指導,從而影響你的順利分娩,使胎兒的身體及智力受到影響。

臍帶繞頸

臍帶繞頸是胎兒分娩時常見的情況,一般認為這與臍帶過長和胎動過頻有關。臍帶血管長度較臍帶長,平時血管卷曲呈螺旋狀,而且臍帶本身由膠質包繞,有一定的彈性,故繞頸周數與胎兒的存活程度大多無直接關係。

隻有在臨產以後,隨著宮縮加緊,下降的胎頭將纏繞的臍帶拉緊時,才會造成臍帶過短的情況,以致不能順利分娩。這時纏繞周數越多越危險。

1 臍帶繞頸的主要原因

胎寶寶在母體內並不老實,它在空間並不是很大的子宮內翻滾打轉,經常活動。每個寶寶的特點各不不同,有的寶寶動作比較輕柔,有的寶寶動作幅度較大,特別喜愛運動。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活動、遊戲,動動胳膊,伸伸腿,有時又會轉個圈,因此很有可能會發生臍帶纏繞。

2 臍帶繞頸後給媽媽的建議

學會數胎動,胎動過多或過少時,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羊水過多或過少、胎位不正的要做好產前檢查。

通過胎心監測和超聲檢查等間接方法,判斷臍帶的情況。

不要因懼怕臍帶意外而要求剖宮產。

要注意的就是減少震動,保持睡眠左側位。

產後出血

胎兒娩出後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毫升者,稱為產後出血。此為產科常見的嚴重並發症,為產科危症之一,應特別重視,主要原因為宮縮無力。

1 產後出血的主要症狀

產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續小量出血,重者會發生休克。同時會伴有頭暈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腹瀉、浮腫、乳汁不通、脫發、畏寒等。

2 產後出血的預防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孕早期開始產前檢查監護,不宜妊娠者及時在早孕時終止妊娠。

對具有較高產後出血危險的產婦做好及早處理的準備工作,這類產婦包括:

1.多孕、多產及曾有多次宮腔手術者。

2.高齡初產婦或低齡孕媽媽。

3.有子宮肌瘤剔除史。

4.生殖器發育不全或畸形。

5.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6.妊娠合並糖尿病、血液病等。

7.宮縮乏力產程延長。

8.進行胎頭吸引、產鉗等助產手術助產,特別是並用宮縮劑更需注意。

9.死胎等。

第五章 產後護理(1)

產後護理

女人的一生有3個健康關鍵期:月經來潮時、懷孕分娩時、停經更年時,尤其“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坐月子最早可以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稱之“月內”。

自然分娩後的醫院生活

從產房出來那一刻起,新媽媽就開始坐“月子”了,這個月子過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新媽媽以後是否會留下後遺症。

所以新媽媽們就得提前了解產後如何保養,尤其是產後第一天需要知道的事。

充分休息

分娩過程耗盡了新媽媽的體力,最重要的是休息,以確保體力的恢複。現在很多都是母嬰同室,寶寶與新媽媽在一起,大約每隔3~4小時就要哺乳了,又要給寶寶換尿布,尤其寶寶一哭鬧,新媽媽就更沒時間睡覺,所以媽媽應爭取時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