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卵管炎
1 症狀表現
輸卵管炎的症狀是突然下腹部疼痛,下腹的一邊可能比一邊重,輸卵管感染後輕者體溫不一定很高,重者出現寒戰高熱,體溫可達39℃~40℃,甚至發生敗血症,並伴下腹部兩側劇烈疼痛,白帶增多或有陰道不規則出血;有時伴有尿頻、尿痛等症狀。
2 產生原因
其病因是由於病原體感染引起,病原體主要有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杆菌、淋球菌、變形杆菌、肺炎球菌、衣原體等所引起。最容易發生感染的時間是產後、流產後或月經後。分娩或流產時所造成的產道及胎盤剝離麵的損傷或月經期子宮內膜剝脫的創麵,都是病原體感染內生殖器的途徑。有時感染與不嚴格的無菌手術操作有關,如宮內節育器的安放、刮宮手術、輸卵管通液、碘油造影等。性生活過頻、月經期性交都會引起感染而發生輸卵管炎。少數病人是因鄰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造成。
3 應對方法
過去治療輸卵管堵塞多用宮腔內抗菌素保留灌注、中藥或西藥灌腸、口服消炎藥等方法進行治療,但效果甚微。
盆腔結締組織炎
1 症狀表現
盆腔結締組織炎又稱盆腔蜂窩組織炎,是指盆腔腹膜以外的結締組織的炎症。盆腔結締組織包括子宮兩側和膀胱前間隙等處的結締組織以及盆腔腹膜後的結締組織。
本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寒戰,惡心嘔吐,腹痛,時有腹瀉或便秘等;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女性發病前可能有手術分娩、人工流產術等。一般是在被感染後的1周至半個月時間內出現症狀:開始有發熱、畏寒、下腹部疼痛呈持續性,疼痛劇烈,觸壓時痛感會更強烈,還伴有腰部酸痛、下墜。
慢性盆腔結締組織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低熱,下腹疼痛,腰骶酸痛,帶下增多等。
2 產生原因
盆腔結締組織炎的發生是經行、產後的感染,細菌進入淋巴、血管而致病,也有繼發於急性輸卵管卵巢炎或盆腔腹膜炎之後。
3 應對方法
西醫對盆腔結締組織炎的治療多采用磺胺及抗菌素治療,如宮旁結締組織形成膿腫者應行穿刺,或切開引流,是目前比較先進的治療盆腔結締組織炎方法。
盆腔腹膜炎
1 症狀表現
由於急性盆腔腹膜炎很少原發,故發病前多有急性盆腔器官炎症的病史。病人高熱、寒戰,體溫可達40℃或以上。有劇烈痙攣樣下腹部疼痛,為持續性,常有惡心、嘔吐,活動時加劇;排尿、大便時疼痛,時有腹瀉或便秘。病人喜取兩腿屈曲臥式,以減輕腹壁緊張疼痛。病情嚴重者,會出現煩躁不安,全身衰竭,甚至神誌不清、譫妄、昏迷等。
2 產生原因
發生輸卵管急性炎症時,管腔中膿液通過腹腔口溢出,或輸卵管周圍炎直接蔓延使盆腔腹膜發生炎性病變。
整個盆腔腹膜充血,大量漿液性滲出液含纖維蛋白。變為慢性後,子宮、附件及腸管廣泛黏連成團,大網膜從骨盆入口上麵像房頂樣與其他髒器黏連,形成一包裹性炎性腫塊。盆腔腹膜的吸收能力低於上腹部,並可限製毒素的吸收,有時還有多發性小膿腫遺留,有的可完全吸收。
3 應對方法
一般療法:均應臥床休息,取半臥位,以有利於滲出液或膿液積聚於盆腔陷凹處,而使炎症局限。應給予充分的營養及液體輸入、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堿失衡。高效時可物理降溫。腹脹嚴重者,可予胃腸減壓。減少不必要的婦科檢查,避免炎症擴散。
抗生素治療:急性盆腔腹膜炎患者均應做宮頸分泌物或後穹窿穿刺液的細菌培養,或做血培養及藥敏試驗、並以此為依據選擇有效的抗生素。病原菌不清時,可用慶大黴素加甲硝唑,其對大腸杆菌及厭氧菌均有效。
手術治療:當盆腔腹膜炎有膿腫形成且膿腫位置已達盆底時,可經後穹窿切開引流,但由於膿腫位於腹腔內,因此,引流隻能暫時緩解症狀,往往不能根治。
附件炎
附件炎是指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輸卵管、卵巢炎常常合並有宮旁結締組織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診斷時也不易區分,這樣,盆腔腹膜炎、宮旁結締組織炎,就也被劃入附件炎範圍了。
一般來講,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後引起輸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見疾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附件炎症狀明顯,如發熱、寒戰、下腹劇痛等。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墜脹和牽扯感,時輕時重,伴有白帶增多、腰疼、月經失調等症狀。
2 產生原因
分娩或流產後由於抵抗力下降,病原體經生殖道上行感染並擴散到輸卵管、卵巢,繼而整個盆腔,引起炎症。在宮內節育器廣泛應用的同時,患者不注意個人衛生或手術操作不嚴格而引發。未經嚴格消毒而進行的宮腔操作,如吸宮術、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子宮頸管治療,以及消毒不嚴格的產科手術感染等。
3 應對方法
急慢性附件炎在治療效果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就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