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過年(2 / 2)

玩鬧了半晌才回屋,大人們帶著孩子下棋一直守著過了子時方才散了。散前高氏就對眾人道:“都早早歇了吧,明日還要去安福寺上香。”

大年初一去上香的人肯定不少,不過高氏既要去湊這個熱鬧,也沒人敢反對,當然除了一個人,那就是王老太爺。

雅容也困得不行,倒下前隻來得及囑咐一句“明日找一身輕省的衣服,好爬山!”

大年初一,家人都穿上裁的新衣,早早的用了早飯後就出門了,除了女眷擠一輛馬車外,男子在事先就租好的馬車上,在前麵開路,不過才到山腳就走不動了,因為除了人還是人,根本沒有馬車能過的地方。

無奈大家隻得下車步行,雖然帶的丫鬟和小廝都不多,不過下了車來還是浩浩蕩蕩的一大家子人。

好在這裏的風氣倒不是很嚴苛,除了未成年女子上街需要帶圍帽外,婦人倒是不怎麼打緊,就是直接上街也不會被人說成是拋頭露麵。

一般大戶人家的女眷成日都是困在家裏頭的,個個養得身嬌體貴,隻多走上兩步就嬌喘連連,更別說人擠人的爬山了,即便方便有丫鬟攙扶著也沒有好到哪兒去,雅容原本以為自己會好些,畢竟她也是登過長城的好漢,不想也是走三步喘兩步的樣子,心裏暗想自己這身子是真不行了。

就這麼停停走走的,等到了安福寺大殿前時已經快臨近中午了,她們出門的時辰雖不算頂早的,可是也不算晚,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路上。

丫鬟們從籃子裏取了香燭,攙扶著主子們給菩薩磕頭,等高氏等人磕了頭後才是雅容她們,王家的男子則是等在外麵,王承明一直都是個低調的人,並沒有事先讓衙役開道或者清場。

今日是正月初一,如果他那麼做了,怕是少不得要叫人在上京告上一狀,不過讓家眷清清靜靜的給佛主上住香這等事情,他也是能辦到的,所以雅容頭一次跟著享受到了官二代的特權。

跪在蒲團上,雅容不禁抬頭偷看上方的佛主金相,似笑非笑的嘴角,似睜非睜的眼眸,高高的端坐在蓮花寶座上俯瞰眾生,神秘莫測。

如果說以前她對神明是敬畏,那麼經過這莫名其妙的時空穿越後,雅容對神明更加多了一種畏懼。

磕了頭後雅容跟著汪氏等人去捐香油錢,點長生等,那邊高氏已經求了一支簽文,卻是上上簽,求仁得仁,高氏喜不自禁,雅容心裏暗想大過年的,哪個和尚會把下下簽給放進去呀,那不是找晦氣嘛,以後還想不想要香油錢了?

解完前文後寺廟的僧人安排他們到旁邊的廂房去休息,看來知府的家眷還是有兩分特殊的。

接著又送來了一些齋飯,用過午飯後高氏等人又休息了一下,原來高氏這個深信佛主之人還想要留下來聽聽佛法的,不想王承明勸她。

“今日人多繁雜,佛主耳根都不得清淨,想來不會宣揚佛法,母親若是想聽,等高日尋個人不多的時候,事先打好了招呼再來,那樣兒子也能放心一些。”

高氏聽著王承明的安排,頗有幾分大家老封君的架勢,於是也不糾結,高高興興的應了,起身打道回府。

不想剛出了廂房的院子就聽得人喊道:“雅容妹妹?”

王家的人都聽到了這聲招呼,紛紛停下腳步,雅容回頭看去,廂房那邊出來的不正是馬家太太麼,旁邊一個笑眯眯穿著大紅色湘裙的不是馬清雅又是誰?

“馬姐姐。”

才喊了一聲這才意識到什麼,轉頭超王承明道。

“父親,這是女兒在宋家閨學裏一起讀書的好友,女兒去去就回。”

王承明也往那邊看去,那邊不光馬夫人和馬清雅,還有馬致遠和他的父親馬正道也在,都是錦州有頭有臉的人,雙方目光一對,紛紛都帶了笑意。

雅容還沒過去,就見馬正道帶著家眷往這邊走來,男子們到一旁說話,雅容則當起了中間人給雙方介紹。

馬家太太本來性子就爽朗利落,見又是父母官的家眷,當即就甜甜的叫了高氏老夫人,給高氏見禮,又叫馬清雅給高氏見禮。

高氏倒是親親熱熱的拉起馬清雅,道:“好孩子快起來,在我這裏哪有這麼多禮。”轉頭又對馬太太道:“看看你家姑娘生得這般標誌,真真叫人喜歡,今日來往倉促,明日定要帶著孩子來家裏拜年,好好給我看看。”

馬太太脆脆的應了,“這是肯定,就是老太太您不說我厚著臉皮也是要去了,原本想著夫人去了上京,不然我早就想去府裏給您老請安了。”

一席話說的高氏熨熨貼貼的,對馬太太更是親熱,一邊走一邊拉著她的手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