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節律認為,人從出生一直到生命終止,他的體力、情緒、智力都存在著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變化,各自的節律存在著“高潮期”“低潮期”“臨界期”三個階段。父母若了解孩子的生物節律,可以幫孩子找到學習的黃金時間段。
孩子利用生物節律的高峰期來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可以在各個節律階段合理安排孩子的不同學習科目和內容,讓孩子更有效地投入到學習過程當中去。
以前,陳坤在學習上總覺得很吃力,他學得很認真可就是成績上不去。父母認為他沒有掌握學習規律,不懂得利用生物節律來學習。於是給他看人在一天中體力、情緒、智能的節律周期圖,希望他根據生物節律來決定學習的黃金時間。
現在,陳坤利用每天早晨8點前的時間記憶新東西,8~11點做一些創造性思維的學習活動,比如做一些需要進行嚴謹、周密思考的習題,完成需要較強信息處理能力的學習任務。晚上6~8點用來複習當天所學的功課,記憶和整理筆記,臨睡前對所學內容進行一遍回憶。
父母讓他每天堅持按生物節律來學習,還要求他按時睡眠,絕不熬夜,注意每天的飲食營養。每天中午堅持午睡。這樣一來陳坤的學習生活有規律了,覺得學習不再辛苦,而且成績開始不斷上升。
父母讓孩子按照生物節律來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找到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可以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學得輕鬆又學得好,這並非不能實現的事情。如果孩子按照自己的生物節律,找到學習的黃金時間段,就可以既學得輕鬆又學得好。
孩子的生物節律包括體力、情緒、智力上的周期性的盛衰起伏。在峰值期來做最有難度的事情無疑效果是最好的,不但學得也輕鬆,掌握的效果也特別好,可以說是真正的事半功倍。因此,有心的父母要善於發現自己孩子的生物節律,指導孩子按自己的生物節律規律來安排學習。
專家給父母的建議
建議一 讓孩子了解什麼是生物節律
孩子在學習中時常感到吃力,其實是沒有弄清楚自己的生物節律。父母要讓孩子了解,在人的一天之中,什麼時候是做縝密的邏輯思維最佳時機,什麼時候可以用來運動,什麼時候用來記憶,什麼時候用來休息。現在生物科學在這方麵的研究已經比較詳細具體,孩子可以先了解一般規律,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相應調整。
人在一天中用腦有四個最佳時期,分別是早上起床後、上午8~10點、下午6~8點和臨睡前,孩子可以利用這些時期來記憶、掌握新知識完成和一些有難度的學習任務。根據不同孩子的具體特點用腦時間又各有適合點,孩子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應的學習內容。
早晨可以用來記憶語言、定律、地名、事件等學習內容。上午的最佳用腦期可用來學習一些嚴謹、周密思考較強的學習內容,因為此時的記憶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都較強,可用來攻克難題。下午到晚上的時間可用來回顧、複習。臨睡前記憶效果最好,可把全天所學內容回顧一遍。
建議二 保證孩子的良好睡眠
孩子的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學習效率,隻有休息好了,大腦第二天才能有效正常地運轉。孩子的睡眠是指每天晚上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所要遵守的睡眠要求和每天中午的午休。前者沒有保證好會影響孩子一天的學習效率,後者沒有實行好會影響孩子下午的學習精神狀態。
快要期末考試了,陳茵覺得很焦急:自己好像還有很多東西都沒有記牢。一著急陳茵就開起了“夜班車”。臨睡前的記憶效果比較好,她感覺自己記住了很多東西。可是第二天一上課,她就發現問題不對了。老是提不起精神來,老師講複習要點時,她聽著聽著就走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