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楊府祠堂,兩夥人由於意見的不同,隱忍不住當場爭執起來。爭執的源頭,竟是楊家的家主之位。雖然楊家現在的掌門人理當是楊太傅,但在楊家的內部老太君才是說一不二的那個。以往因為老太君明顯偏袒大房的人,特別人對於毓意的寵愛,亦是沒了邊。於是楊家人自然以大房為尊,誰讓人家背後有老太君撐腰。
老太君是楊府輩分最高的人,哪怕是楊家的長老亦要對老太君畢恭畢敬。長期如此,引起楊府其他人不滿更重。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老太太的偏愛,二是楊家大房沒有真正的嫡子。
楊謙德這個庶子成為了嫡子,等同於嫡長子,可卻不是楊家大房所出的嫡係血脈,何況他本身是個不學無術的主。本來去年張月淑生了一個兒子,楊家家住的位置理應更加穩當,沒想到那孩子沒有福氣享受楊府的一切,居然早早地離去。這場變故惹得無數人唏噓,紛紛感慨楊家大房氣數將盡。
若是從前,楊家人肯定會把大房的不滿壓在心裏,不會說出口。因為大房沒有嫡子不假,但好歹有個嫡女啊,甚至深受老太君喜歡,隱約有當接班人培養的趨勢。大家的心,仍是火熱,但不敢把最後層窗戶紙捅破。
楊家長輩跟小輩爭執,傳出去對楊家的名聲不好。依著種種原因,大家沒有向楊家大房發出氣憤的質問。但現在,老太君竟不再對毓意偏袒,而且透露出來的情緒甚是消極。礙於這層關係上,楊府其他人的心思活絡了。尤其是二房,誰讓二房出來的小輩至少令別人看得上眼!
如果說上麵的一切不足以讓他們露出真實的一麵,還有一個消息著實讓人心驚。有心人士透露,說是楊毓意根本不是張月淑所生,要真是那樣,她就沒有楊府嫡女的名頭了。這般羸弱的大房,怎麼能讓眾人心裏心悅誠服?
借著一個進入祠堂的時機,大家夥相互試探番,集體說出了想法。
“老太君,媳婦明白你疼愛毓意。然而大房底下人的資質,實在不夠。”杜惠一副精明打算的模樣,曆數出楊府大房的不好來。
經曆過喪子之痛的張月淑,實在沒有精力跟杜惠爭論,但被人欺負到頭上,以她的個性能咽得下去才怪!她眸光一閃,勉強扯起絲冷淡的笑:“二弟妹,大房還沒有散呢!老太君還在,你居然敢隨便動搖楊府的人心。”
既然大家都不客氣,何必給對方麵子。她受夠了這些天的冷,這些人的麵目。想到她那未足歲的孩子,她的心頓時又疼得縮成一團。她孩子的死不是意外,而是楊府每個人參與的結果。他們不告訴她,以為她不會去調查嗎?
“大嫂,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何必把話說得那麼難聽。我知道你心底的顧忌,你放心,我們向來是以老太君為準。”杜惠笑得得意,充滿著詢問的視線若有若無地掃過坐在上方的老太君。
老太君似是不耐,無力地揮手:“我有數了,全給我下去!”
眾人底下的眼神相交彙,最後點頭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