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紮西一起回到佩瑪的家,鍾躍明就一直思考著內心的問題,愛情與理智在他的心中不停的翻滾著,兩個念頭互不相讓。
佩瑪察覺到了鍾躍明情緒有些不對,一直沉默不語,似乎在思考著什麼問題。她有些擔心的坐到了他身邊,握著他的手,也不說話,隻是靜靜的傳遞著自己的擔憂。鍾躍明靜默著,他不知道怎麼開口,此刻他在抉擇的邊緣徘徊。
佩瑪溫柔的說:“我明天想去一個地方,陪我去好嗎?”鍾躍明抬頭看著佩瑪柔情似水的眼睛,心裏隱隱有點疼痛,他點了點頭,也許是要到和佩瑪最後抉擇的時候了。
第二天,佩瑪帶著鍾躍明前往鏡湖而去,她想和鍾躍明入湖問情。這個鏡湖是一個相當奇異的湖,這裏有一個傳說;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由印度前往西藏弘法,路過此地修行,留下神跡。
湖的名字來自一個古老傳說:15世紀時的一位聖人佩瑪.林巴在夢中得到啟示,手執燈籠入湖,果然在湖水中見到廟宇,重返岸上時,帶回了曾經屬於蓮花生大師的佛像,佛經與寶物,而燈籠中燭火依舊。
然而人們不相信他說的話,於是他為了證明自己,在眾人簇擁下,重又返回湖底,上岸時燈籠中的燭火依然燃燒,於是被大家尊為聖者。這位聖者說:“湖中的一切幻境,是人間的鏡像,通過了鏡湖的考驗,便能讓所求,修成正果”,因為這湖就被稱為鏡湖。
傳說如果相愛的男女在鏡湖許願,就能進入湖中鏡像,若能通過考驗,便能不離不棄,白頭到老。通往鏡湖的的小路鋪滿黃色的鬆針,地麵濕漉漉的,他們向山上走去。
佩瑪邊走邊提醒鍾躍明注意腳下,邊解釋為什麼很少有人會來這裏,這裏的道路狹小又滑,一兩個人通過沒問題,如果人多了,擔心會有危險,一般旅行社都不會讓客人過來的。
來這裏的大多是朝聖的本地人,爬上一塊巨大的岩石,“湖”展現在麵前,鍾躍明看到分明隻是山穀激流中的一潭水而已,哪裏有湖的影子。
“這個湖非常靈驗,前不久,有幾個印度遊客來此,其中一個男子坐在石頭上抽煙,這樣是非常不敬的,導遊提醒他也沒用,沒想到抽著抽著不知怎麼就掉到湖裏了,結果淹死了。”聽佩瑪的語氣不像是杜撰,那片深綠色的潭水,幽幽的,難道這裏真有神靈注視著每一個前來的人?
“這裏是我們不丹人,一生必到的宗教聖地,據說若有慧根,可以看到湖底通往西天的信道”。此刻佩瑪雙手合十,麵對湖水開始喃喃的祈禱。
鍾躍明也閉目凝神,他對是否靈驗,其實還是有一點點懷疑。湖底或許連著佛境,如果心誠或許會在湖水中窺見宮廟,領略神諭,就當是旅行中的修行吧,他在心裏偷偷的想到。
佩瑪是當地少有出去留過學的女孩子,她是虔誠的佛教徒,喜歡倉央嘉措的詩,她停止了祈禱。輕輕的握著鍾躍明的手,深情的念起了倉央嘉措纏綿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