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跟老媽一報告,看兒子半天功夫不到,就找到地方打工,也很是高興,樂顛顛的多炒了個菜。
小鎮不大,回家吃個中飯,打個來回,半小時不到。下午跟館長打了聲招呼,直接去了書房。
書房麵積很大,除了靠窗和進門外,另外二麵牆上都打好了頂天立地的大書櫃。地麵的空地上橫七豎八的擺了好多口老大的木頭箱子,鎖頭已經打開,就這麼隨意的丟在地上。
王孫的任務就是將箱子裏的書籍按照某種順序擺放上書櫃,還要整理出一本目錄。以後,想找什麼書,拿出目錄來一翻就知道放在書櫃的什麼地方,有點類似圖書管理的意思。
王孫本來想問要按什麼順序擺放,誰知道人家館長一擺手“這事交給你這個大學生正好,文人嘛就該辦文人的事。”
王孫心底腹議不已,這圖書管理可是在大學設有專業的,可想而知裏麵學問有多大。當然,王孫也沒敢將家庭藏書跟人家圖書館來比,當下也隻是笑笑,沒有出聲。
現在看到這堆滿了空地的木箱子,頓時血充大腦,欲哭無淚。娘的,上當了,就這些書,一個月七百有沒人願意幹還兩說呢,何況還要加上晚上的活兒。
轉頭就走,當然這個念頭隻是一閃而過。暑期工,沒技術,沒力氣,又是小鎮上,還論不到他來挑三撿四。
王孫雖然是獨生子女,父母也很疼愛,但從小到大,該嘮叨就嘮叨,該打就打,一點也沒慣他的臭毛病。更何況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既然都答應了在這裏打工,就好好幹吧。
翻開一口口的大木箱,拿出幾本隨意看了看,打算先想好如何編排目錄,再來組織搬運工作。
王孫想了想,覺得應該按內容分類,做個大的分類,根據大分類將書歸類,然後按書名或按作者名的首字母順序做個目錄既可。
可這些書,翻了一下午,王孫又一次被自己的自以為是打倒了。
《古代神話小說回本》
《一個寡婦的自述》
《一生最值得去的五十個地方》
《自測:她(他)是真的愛你嗎?-最準的心理測試題》
…………
…………
總之,天南地北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世界各地,從風水到地理,從易經到批判偽科學,從神話到人文,從漫畫到小說,甚至還有詩歌。
看來大分類是不成了,要換別的辦法了,掏出手機一看,一不留神,一下午快過去了。
吃過飯,五點半準時回到雙魚道館,館長笑咪咪的拎出一個布袋向王孫一拋,說道“拿好了,我去把摩托車推出來。”
當然,館長現在已經不是褲衩兄的打扮了,一件棉T恤配一條長褲,最普通不過的裝束。摩托車鎖在西側的一件雜物房裏,趁著館長推車的功夫,王孫迅速打開布袋睃了一眼,道袍,木頭做的劍,紙和筆。
館長騎著摩托車,後麵坐著的王孫拎著個布袋,一路奔馳在鄉間的小道上。迎著天邊的晚霞,和吹過的涼風,如果把前麵的大叔換一換,倒有幾絲浪漫的味道。
F市是華夏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周邊的鄉村日子也過的不錯。年青人出外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村子裏一般都是老人帶著孩子。
清河村的村頭有顆大榕樹,聽說長了百來年,很是繁盛,也人有叫他們榕樹村。
榕樹下早就站著一個焦急等待的老人,一見摩托車的身影就躥到了跟前。一把抓住館長的手,看這敏捷點數,那裏像個老人家,由此可見,農民兄弟的日子真是越來越紅火啊。
“孫道長啊,快去看看我老姐姐家的孫子,不知道衝撞了什麼,一天一夜都沒睜眼。”
“放心放心,前頭帶路。”原來館長姓孫呐,王孫心道,“難怪覺得自己的名字好。原來還沾著親戚的。”
三層的小洋樓,還帶個大院,樓體上貼著花裏胡哨的瓷磚,有點趕時髦又沒趕到點子上的意思。摩托車剛推進門口,就有人上前幫著推走了。院裏站了不少村裏的人,可能是親戚,也可能就是來看個熱鬧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