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戰國時的曆史 (下)(1 / 3)

第二天一早,張力、王琪便拿著和氏璧到了劉欣家,王麟開了門:“哦,嗨,你們今天怎麼這麼早,昨天一切事還好吧。”二人互相看看,不明白王麟什麼意思,“嗯…阿姨早,昨天一切都挺好的,劉欣中午離開的時候感覺她,挺好的。”王琪笑著答道。王麟覺得可能是自己理解錯了,幾人沒鬧矛盾,可能是別的什麼事不方便明說,心裏認為這個年齡都會有一些事想保守秘密,便沒再細想順勢說:“那你們進來吧,我要去超市了,你們好好在一塊玩吧。”“謝謝阿姨。”“你們玩吧,拜拜。”“阿姨再見……”王麟走後,二人一起進入了劉欣房間,“這邊坐吧,我去倒點水,和氏璧先直接放到電腦旁邊等反應吧。”“嗯,麻煩了,我先給手機充下電,昨晚你們走了光看消息了,忘充電了。”“你也看了嗎,新聞發布會上說有微量核輻射反應後哪兒都炸開了,咱們這麼隱瞞下去真的好嗎?”“你怕了?”“不是,有點擔心而已,希望以後別出什麼事才好。”“和氏璧現在完全聽劉欣指令,而且它也說了自己隻是個能源裝置而已,不會出事的。”“但願如此。”“給,你們兩個的水。”“謝了劉欣,那開始吧,和氏璧繼續播放。”電腦全無反應。“看,我說了和氏璧隻聽劉欣的,你說不管用。”“和氏璧,繼續昨天結束處播放,另外提升他們二人權限,之後二人如果有什麼疑問直接回答他們就好。”“權限提升中。。。提升中。。須對二人進行掃描以及語音錄入,請依次說出如下話語。。。。”劉欣趁他們提升權限的時候想下一步到底怎麼辦,覺得還是早點播完比較好,再出意外就不太好了。“錄入完畢,二人權限已提升完畢。”“和氏璧繼續播放吧。”

“是。”和氏璧:中山成王立即起身,詢問剛才發生了什麼。劉難為試探世間是不是真的忘了千年前的大戰,試著說了實話,自己是富貴高層的人,想要重振之前文明王國地球第一聯合國的雄風。中山成王根本不知道劉難再說什麼。王琪插了一句:“我也不知道!”於是成王問劉難所說王國在何位置,何時亡國,劉難一聽,肯定了自己的判斷,連一個地方王國的國君都忘了那場千年前的大戰,何況民間,心裏不禁涼了半截,知道自己複國後恐怕隻會剩自己一個富貴高層的人,就算統治了地球也隻能孤獨的在王位上坐著不會有任何滿足感,又看著自己手上的和氏璧和富麗奢華的宮殿,想起自己那麼多年的顛沛流離,開始萌生放棄複國轉而享受人間的奢華的想法了。這麼想了後便先答道自己的國家在很久之前便滅亡了,但亡國留下了一件寶貝,原先稱做防護性能源裝置,現被人們叫做和氏璧。成王一聽:和氏璧,聽說乃楚國稀世奇玉,日前丟失,原來是被你偷走。劉難:不是,楚卞和之前不經意間得到我正在尋找的和氏璧。成王:那你豈不是有幾百歲了。劉難:王國有獨特的養生之法,可讓人有足夠的壽命,不過方法已流失,我是因為在不懂事的年齡被父母施已此法,現恐王國他人皆已逝世,故此法流失,不過我手中持有的和氏璧擁有能將中山國變成一統天下的大國,若成王願保我富貴,我自當為中山效力。雖然有大臣建議不要相信劉難,但成王還是動心了,便對劉難說若他能證明和氏璧實力,可答應劉難條件,劉難同意了,第二天,在100名弓箭手的齊射下,被和氏璧防護網保護的草堆絲毫無傷,箭雨全部落在了外邊,成王大悅,答應了劉難條件,並委與重任。

之後的中山成王的野心大了起來,先是在公元前323年,魏、趙、韓、燕為了對抗秦、齊、楚三個大國,互相稱王時,劉難對成王說別國都是沒有和氏璧的野蠻之國,他們都進行了稱王,成王為什麼不能稱王,於是成王不顧齊國反對,進行稱王。再接著是不斷進行擴軍,準備利用和氏璧的防護功能滅掉其它七個千乘之國。成王逝世後,中山王王厝即為,之前已知曉和氏璧厲害,於是繼續重用劉難,但心中開始防範他。公元前314年,齊國進攻燕國,中山王王厝認為第一個被滅的七雄已經出現了,於是帶著劉難和和氏璧進攻燕國,占領了燕國大片領土,甚至把燕下都攻了下來,中山臣民都非常高興,但不久之後齊國在其他各國壓力下撤軍,燕國立即開始對付中山國軍隊,但中山國憑借著和氏璧防護作用將進攻的燕國軍隊打的非常狼狽,其他各國聽說後立即準備合力進攻中山,以達成預期目的,中山王王厝知道後不得已撤軍回防,畢竟和氏璧隻有一個,占領的燕國領土又悉數被燕軍收回,王厝意識到自己已鑄成大錯,將來中山國將岌岌可危,越想越後悔,在這之後便一病不起,在反悔思考期間期間,王厝命工匠鑄造6件中山國山字形青銅器和一件刻著曆史和自己不斷思考出的處世之道的巨壺—和氏壺,分別置於自己墓葬的三個寶物庫內;同時開始觀察、請教劉難關於和氏璧的用法,劉難見將其不久於人世,便告知了一些,然而在王厝逝世出殯時,劉難身旁的士兵突然毫無預警的將和氏璧從劉難手中搶了過去,劉難事先毫無準備,被搶之後大怒,問士兵:你們要幹什麼!士兵回答說:對不起劉難大人,一切奉已逝君王之命行事,還望見諒。之後立即堵住了劉難口,把劉難雙手綁了起來,和和氏璧拉開相當長距離後才被放開。士兵:劉難大人得罪,這是先王的意思,之後和氏璧有王室保管,先王念劉難大人有功,所以大人仍可享受一定的補助,不過不可去先王陵墓附近,還望理解。

士兵走後,劉難知道自己上了王厝的當了,而且由於沒有和氏璧肯定不會被新君予以重用,且劉難在中山待了不短的時間,知道新上任的國君到底是個什麼貨色,於是劉難離開中山,前往趙國見趙武靈王,向其說中山現在看似非常強大,但內部其實已羸弱不堪,新任國君更是軟弱無能,希望趙國趁此時吞並中山。趙武靈王聽了之後很感興趣,便派細作入中山查探,中山這時正處於亡君之時,整體都非常傷心,加上由於劉難向王厝建議不必擔心軍事而大舉實行的儒家式政策,致使中山整體國力下降,同時和氏璧的單兵防護作用致使整個中山國軍隊士兵疏於武備,中山取得的一連串勝利讓臣民覺得中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大國,總想著讓別國進貢,致使農夫惰於種田,而自以為外部環境穩定的中山內部政治腐敗非常明顯,民間整體也效仿開來,好逸惡勞已經成了一種社會風氣,細作經過探察又得出了人心渙散的結論,不用說,趙武靈王聽了之後非常高興,立刻發兵攻打中山國。

趙國攻打中山非常順利,很快便攻到了中山國都城城下,中山國君派人出來議和,趙武靈王覺得笑話就把來人留下沒放,開始大舉進攻都城,劉難就想著怎麼在這之後把和氏璧取回來,誰知王厝很有遠見,知道自己一死,中山必定受到攻擊,屆時恐怕很難抵擋,劉難也很可能攜和氏璧轉投他國,便將從劉難那學來的和氏璧使用方法加以運用,將和氏璧以劉難的血激活後一直使其處於運轉狀態,隨王厝進入其主墓室後,配合位於周遭寶庫內的山字形青銅器,對外進行能量輸出,通過墓頂對外形成一個保護都城的巨大防護罩,平常可供中山人正常出行,危機之時守墓人員公乘得、舊將曼二人移動石板,開啟能量釋放口,啟動防護罩,則確保都城安全。趙國在戲弄特使後發動的所有攻勢都沒能突破中山的防護裝置,於是便接受了中山割地求和的提議,經過這次攻擊,中山軍力開始逐漸恢複,趙武靈王意識到若不迅速攻破敵都城,中山將再度崛起,於是接見劉難,問其有無破城之法,劉難讓趙武靈王回避左右後詳談了和氏璧的防護作用,想讓趙王等等,自己將和氏璧偷盜出來,便能毀掉中山的防護罩,趙王欣然同意。

公元前305年,趙國第一次進攻失敗後,劉難潛入中山國,開始想辦法進入墓葬,但始終沒有辦法,劉難隻好走最直接、最累的路線——挖地道進入墓葬。在此期間,趙國為防止中山國力過快上升,不斷派兵進逼、襲擾中山。

公元前296年,地道終於挖成,劉難到達趙國,向原趙武靈王聯絡人表示一切準備就緒,現可發兵滅掉中山,趙軍可以都城內火光為號,大舉進攻。原趙武靈王聯絡人繆賢好奇:你燃燒東西之後不怕被抓嗎。劉難笑笑,表示自己肯定不會被抓到。這時的趙國剛經過沙丘宮政變,趙惠文王繼位,為避免劉難擔心新君的掌權控製大局的能力,就沒先告訴他趙國已經易主,一直待在中山挖洞不與他人溝通的劉難自然也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