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始終很生氣,你為何不把小虎頭帶來讓老夫高興高興?”高俅撚著胡須道。
“哎呀爹爹,這些你又不懂,她有重任在身呢,您老老實實的做奸臣,伺候官家就可以啦。”高方平道。
接下來很無奈,老頭子的毛病都是共同的,就是話多,嘮叨。
絮絮叨叨了很久,說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最後高俅還吩咐趕緊的,娶個姑娘進門,先弄一孫子出來娛樂一下雲雲……
張叔夜夠狠,汴京城內現在是聞風喪膽,大些的道士、但凡和張懷素有那麼一絲牽連的,都已經被張叔夜下令抓了。
鑒於老張現在是帶宰相職務判府,甚至都沒和誰說一聲,一但查有實際就推出去砍了,連秋天都等不到。
目下已經有大小七十八個被砍,腦袋就掛在汴京城頭上示眾,讓進出京城的人都看個清清楚楚。
就此一來道士的聲勢大跌已成定局。
最為顯著的就是,這兩天大相國寺的禿驢們腰不酸了,相國寺香火旺盛了些。
他們還派了個重量級的和尚來高府感謝高方平,那個高僧一見麵就評價高方平有慧根、乃是什麼羅漢伏魔轉世雲雲,妖言惑眾了這麼一通後,被高方平在禿頭上兩巴掌打跑了。
很明顯那個高僧不是棒槌。道士被打擊,以至於汴京的香火很大一部分開始轉移相國寺,和尚們認為功臣就是高方平,於是這些個禿驢很機智的想抱住一條大腿。
但高方平的原則是中立,並不會上這些老奸巨猾的家夥的當……
三月天陽光明媚,照耀著繁華慵懶的汴京,一切都祥和了起來。
李清照已經離開,甚至沒來再見高方平一麵,隻差人送來書信一封,內容是一句高方平當時寫的詞,現在李清照如數還回來:相見不如懷念。
下麵還有些字,李清照寫道:“這句是當初高兄送清照的,清照這人別的不會,就愛賣弄文辭,覺得高兄這句過於單調,現在在前添加一句‘人生若隻如初見’,高兄覺得還入得眼否?”
在下方,清照生怕高方平看不懂,還寫道:“有些人可以長久留存在記憶中。而又有些人近在身邊,卻形同陌路。清早每每回想初見高兄時的情景,總會心一笑。這便是高兄當時的心境‘相見不如懷念’。為了應景,清早添一句高兄勿怪,其實清照覺得蠻貼切,此間少年此間事,留待將來的人去評說。”
高方平看後險些昏倒。
李清照真是大才啊,根據兩人間的際遇,竟是把後世才該有的“人生若隻如初見”說了出來。
她是個爛漫的文青,喜歡把一切東西想得很完美,然而事實上一切都不完美,有太多的缺點。她擔心和高方平間的際遇如同他和趙明誠一般、慢慢出現不完美。
在這種心境下,在她這種文青大才女的心思裏,“人生若隻如初見”自然也就提前出世了。
這個時期的李清照處境地位都相對尷尬。
說起來她來京也是因為趙明誠病了,做個傳話之人,請宗澤主持公道。至於趙挺之相爺的身後事,不關李清照的事,自有趙挺之的兩個兒子,迎接趙挺之的靈堂帶回密州老家去。
作為明媒正娶的趙家媳婦,此事上李清照再一次遭遇不公正待遇。她沒開口,但高方平知道,趙存誠,趙思誠這兩趙家的大郎二郎,在此事中極度不信任李清照,把李清照排除在外了。
介於李清照的父親乃趙挺之政敵,這事就算過去多年,他們也是耿耿於懷的,又加之李清照和高方平那不清不楚的傳言,被編為戲本,他們更加的不看好李清照,連拜見牌位都不讓李清照去。
這些事高方平都知道,但都不方便介入。隻能感歎,趙家人都他娘的是棒槌,他們高興就好吧。也是遇到李清照脾氣好了,若是李清照以趙家明媒正娶的夫人身份,進開封府以此為由告狀,趙家大郎二郎一定會被老張收拾得要死要活的。
看罷,心有所思的放下書信,高方平喃喃自語道:“清照,一路走好。”
……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897/615342637.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wap.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