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來,施恩幫了常維的忙。
沒人不討厭丐幫,但偏偏不容易動他們。不過這次孟州的混亂給了老常機會和借口,街市上的乞丐幾乎被抓光,足有一千多人。算是一次比較徹底的清理。
這兩老常非常忙碌,忙著查案,砍腦袋。他給高方平下達死亡指標隻是害怕高方平亂來而已。但他自己砍起乞丐來是一點不留情的。抓進來的乞丐、以及乘亂進行渾水摸魚的混混,一但查實有奸-淫、持刀傷害等惡劣情節的,則不論他們到底有沒有殺人,不論年紀,以“正在平亂”的理由、根本不等提刑司和刑部報備,基本推出去就斬了。
人頭滾滾,目下孟州城樓上,已經懸掛了六十多個乞丐、地痞的腦袋在示眾。
至於那些隻搶奪財物,沒動刀也沒犯渾的乞丐,驅趕去建設牢城營。這其中當然有躲過去的漏網之魚,也有老老實實沒犯事而被冤枉抓去的乞丐,此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沒辦法,任何時候,不可能絕對公平和完美,一千年後也不可能。
大宋的乞丐是極其特殊神秘的群體。
以前看武俠高方平極其疑惑,幾乎每本書都有丐幫這樣一種存在,但現在想想,老派武俠幾乎每本都這麼寫是有道理的,空穴不來風。
每個人的視覺都不同,丐幫也似乎有好有壞。就像王朝一樣得看誰做國君,誰做幫主?
但在高方平這裏,丐幫永遠都是一種負麵存在。這些家夥跟和尚道士一樣,幾乎是一群法外群體,不事生產不納糧,不服役。動他們還影響很壞。
和尚道士不了,那些家夥是穿鞋的,有自己的道場和廟產,思想理念也不極端,低調做人的話,套用不添亂就是功勞理論,隻要數量不多是可以容忍的。但丐幫數量並不少,而且是非常添亂的一個群體。
人性的劣根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幫派性質的偷盜綁架就不了,是個組織它就會幹這些。丐幫最可恨的地方在於把孩子綁去外地,綁去之後女孩還好,可以賣給大戶或者青樓。所以大宋的丐幫中沒有女乞丐。
男孩就可憐了,機靈的培訓為賊偷。大多數弄殘疾,派去街市乞討。
老乞丐中有一些也是殘疾人,那種人是當年被綁走弄殘的孩子,活下來且熬出頭的。這種人於世態炎涼和殘疾中長大,心理最是扭曲,所以大肆綁架孩弄殘這種事,往往他們最熱衷。以這樣的一種理念、這樣的一群人為骨架的幫派,高方平打死不信會出“喬幫主”似的硬漢……
答應幫老常整頓孟州軍務隻是一個嘴炮而已。
高方平的腦殼沒有這麼大,扛不住這麼多事。隻是做做樣子,把所有的軍官集中起來喊喊口號,順便把一些不順眼的家夥按倒毆打,如此了事。
那麼等高方平一走,孟州廂軍會恢複原來的樣子了。難更糟。
不是高方平練不出軍來,而是涉及的問題太多,媽的帶兵是要花錢的。帶出來是孟州的軍隊而不是高方平的。老常是個能臣這沒錯,但他還沒能到懂軍事的那一步。他和高俅加起來也扛不住大流。
所謂大流,就是吃空餉喝兵血,有這些存在大宋就不會有真正的大麵積精兵。
常維這個老窮酸真的想把廂軍湊足三千份額,高方平告訴他,真這麼幹,孟州就不會有兵馬都監了,來一個跑一個,他根本指揮不了那樣的廂軍。
從這個角度,這就是老常想陰高方平的原因了。因為的確隻有高方平,有能力有財力帶一隻足額、又不喝兵血的軍隊出來。
孟州治下的股土匪不要太多,媽的打開監押司文案,記錄在案的各種清風寨牛頭山什麼的就有二十多處,危害鄉裏,禍害百姓。
張蒙方張都監是個隻會養豬的存在,他在任上就剿滅過一個土匪人數47人的牛頭山,就再也沒有建樹了。聽他帶一千人打下牛頭山,死了一百多廂軍為代價,最後還讓四個匪之一的王英帶著錢財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