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鍛煉自我管理能力
所有人都需要經營管理的概念
本章主要在談論上班族必須具備的經營管理能力
經營管理(management)對那些年僅二十幾歲還沒有下屬的人而言,可能會認為和現在的自己沒什麼關係,而有些考慮將來結婚後步入家庭的女性,對於經營管理可能也深感無緣。
其實這些想法都大錯特錯!
就算你是不起眼的小職員,但總有需要拜托公司以外人士或與其他廠商接洽的時候。
而你必須在限定的期間內,以有限的預算完成一件工作。
如果想將上述的事情做好,就必須要靠完善的經營管理了。
至於考慮結婚後成為家庭主婦的人,也需要有家庭管理的能力,從安排每日的生活大事(如烹飪、洗衣、購物等)到如何在一定的金額、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家庭工作,都需要管理能力。那些表示老公會幫忙的太太們,對於“如何分擔責任”、“如何彼此配合”的課題也需要有經營管理的概念。
而“雇請幫傭”的主婦,更需要經營管理能力。因為請人幫忙,可能比自己動手做更加費時費力,而且很難盡如人意。
所以,就算你是微不足道的小職員或未來的家庭主婦,也並非與經營管理能力完全沾不上邊。
所以請你務必做到———借用工作來培養經營管理能力。
至少將來的你在各種領域的發展,會比那些對“經營管理與我無關”而嗤之以鼻的人更有成就。
相信很多人已經非常了解,所謂的經營管理就是,訂定某種目標,按照計劃進行,並且善用人手,在一定的預算與期限內實現。
但是請先注意一下職場狀況,你會發現即使對方的頭銜是主管、經理,但他們的工作內容很多都是“非經營管理”的管理者、主管或前輩。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忠實地執行上司的交代,所以即使站在管理或指導人們的立場,也無法將之轉換為內在的意識。
凡事不但努力,還要有計劃的進行
也許你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並且也很努力地把上頭交代的事情做到無懈可擊,可是卻仍然無法跳開“日複一日”呆板、枯燥的生活。
在整體經濟規模大幅躍升為高度成長期時,有一定資曆的人多數會晉升為中堅分子。然而當經濟高度成長時期告終,且因諸多壓力而造成景氣不佳的現在,隻知道努力完成主管指示的大企業中堅分子,也發揮不了作用。一旦走到這步田地,真是悲慘,因為突然要你“想出新點子”、“腦力激蕩或善用下屬”時,這些人往往不知所措。
相信你在周圍各位前輩與主管中,曾經看過不少這種可憐人,所以今後最好努力以下列方法鍛煉自己,並且痛下工夫。
按照計劃行事。
若有不順的地方,就要想想“為什麼會這樣”,下次有機會便能確實掌握、且能更順手、更按部就班地進行。
拋開“咬牙拚命”、“期限快到了,才加緊作業,甚至加班、熬夜”的舊有方式,采取事前計劃,也就是擬定“作業大綱”。
這種技巧不是突然要你做,就能做得好,必須在工作中一邊準備、一邊演練。
既然如此,什麼事情應該趁現在做?那就是二十多歲開始培養“數字感”。
換句話說,你必須利用這種感覺使工作進展順利,例如:“這份工作需要多少具備某種能力的人?要花費多久的時間?”“什麼樣的工作方式會產生赤字?什麼方式能夠避免赤字?”要做到這點需要工作能力與知識,並且也適用家庭主婦的工作內容,例如:家中有四個人,“若想用這份菜單準備今天的晚餐,要稱多少米?要買多少肉、魚及蔬菜?”“至於調味料,要加多少醬油、砂糖?哪些不夠需要再買?”而要能迅速計算這些結果是需要相當的經驗的。
誠如上述所提,要察覺無法用數字表現的未知數,也就是培養“感受性”是必要的。經營管理可以說是一門綜合藝術,需要五花八門的各種能力來加以配合。
2.做平日工作中的有心人
細心觀察職場上的主管
在上一節中我們曾提過經營管理就像一門綜合藝術,也許你聽了之後會感到有點害怕,認為經營管理可能是一門艱澀的學問。的確,經營管理並非以一般方法就能實行,而且學問很深,但隻要看看你周圍的各位前輩與職場上的主管,便可明了。
能夠達到理想經營或管理的經營者、管理者非常少。雖然有人覺得經營與管理兩者好像差不多,但事實上兩者內容的差異卻極大。所謂經營就是負責領導企業、公司整體、綜合多數部門的努力方向;相對地,所謂管理卻是負責主控部門、辦公室、職場等局限在企業的部分狹小範圍。有趣的是,經營與管理的意思雖然不同,但兩者在查閱漢英文字典時卻都是同一個單詞———management。
既然如此,還是不要太拘泥於語詞的變化吧!
當你在觀察現實生活裏的經營者、管理者時,可能會了解想達到理想的經營管理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不過對於旁觀的你而言,卻是最佳的參考範例。如果你希望培養經營管理能力,不妨以這樣的角度來觀察現實環境中的經營者與管理者,你會發現這種方法最能快速吸收經驗,而且獲益良多,是研究經營管理學問的捷徑。
當經營者或管理者執行經營管理的任務時,大多會以一個名稱來表現,就是———經理,不過在此我們將經營管理的執行者以“領導”一詞來稱呼。
你應該要開始思考,身為領導應該是“有才華、富魅力,具備經營管理能力的人”,而哪些條件是必要的呢?或者利用本書不斷試驗,找出什麼樣的領導是反麵教材,也就是沒有經營管理能力的人。但聰明的你應該從這兩方麵著手,以確實培養經營管理能力。
首先你應該會非常同意下麵這種領導是既無魅力,而且無法獲得旁人的支持的。
判斷與指示粗糙,做事老是失敗。
由這種領導所率領的公司或企業,一定常常陷於混亂狀態,並且讓第一線的工作人員疲於奔命。
經營管理的必要“準備”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一個失敗的領導者?雖然有人可以做得很好,不過我們仍要探討為什麼有些人會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指示。
“無法充分掌握職場狀況,而且對世界潮流與企業發展缺乏深刻認識與目標”。
反過來說,想要磨煉經營管理能力,首先充分掌握內外資訊,也就是———充分掌握世界潮流職場狀況非常重要。
事實上,如果沒有適當的判斷與指示,當然無法順利地進行經營管理。
為什麼有人會對世界趨勢與職場狀況如此生疏呢?“是努力不夠,還是不夠敏銳?也許兩者都有,不過最大的原因都是”一肩扛“惹的禍,也就是不肯將權力下放給部下,而獨攬大權的人”。
換句話說,那些喊著“好忙”又獨攬所有工作的領導者,根本無法從容地進行經營管理,因而每天都將時間花費在繁瑣的雜事上。
一旦眼中隻有一件事,就會看不清周圍環境,因為一般人畢竟無法一心二用,而視野也因此變得狹窄。等到後來發生問題了,才衝去解決;而在解決的時候,又接二連三有別的問題產生。如此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搞定一個又來一人,永遠沒完沒了,最後弄得手忙腳亂。
由於無法從容地下達判斷與指示,當問題再度發生,隻好以最快的速度來處理。結果弄得自己愈來愈搞不懂整體情形,以致最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就等於掉進了泥潭裏,不斷地惡性循環下去。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你應該確實做到:
不要一個人獨攬工作,努力創造大家都能相互分擔的體製;換言之,要懂得權力下放與責任分擔的道理。
讓工作簡明易懂,將工作經驗與技巧毫不保留地教給晚輩或下屬。
如果本身業務不是太忙,應該抽空檢視一下整體狀況。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建立接收融合最新資訊的體製與係統。
算算自己的職場標準實力有幾分。
如果做不到上述的條件,我想你的經營管理可能不會太高明!
3.鍛煉工作管理能力
經營管理的殿堂
二十多歲時接受委任的經營管理形態,多因周圍狀況而有不同表現。物流、服務、餐飲等行業大概在二十五歲之後就能擔任一店之長吧!也有人在結婚之後,成為家庭管理的年輕主婦。在大企業中,有人擔任最基層的小主管,有人負責督導相關公司或分支機構,而以現場指導或駐外人員的形式來擔任其職務,並運用經營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