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確定40歲人生的職業路線(1 / 3)

1.如何選擇職業路線

剖析你自己

“你的專長為何?”“你的工作態度如何?”這些也是你選擇未來路線的重點。那麼,現在開始將你自己本身的獨特個性確實地找出來吧!首先回答以下五個簡單的問題:

問題1你會選以下哪一個呢?

A、為了達到工作上的成果,和公司的人發生衝突也無所謂。

B、因為工作是要和公司裏的人共同協力完成的,所以“人和”是很重要的。

問題2你會選下麵哪一人?

A、不管做什麼事,都希望搶在大家前麵。

B、希望能活用自己的創意。

C、一個人做事比較習慣,也比較順利。

D、不要鋒芒畢露,埋頭苦幹才最重要。

問題3你會選擇下麵哪一個?

A、喜歡和人接觸。

B、希望盡可能不要和別人交談,隻想麵對圖表、數字和機械。

問題4你會選擇哪一個?

A、對新的工作很快就能習慣。

B、覺得新工作既可怕又麻煩。

問題5你會選擇哪一個?

A、很快就能開始著手工作,但是也很快就厭煩。

B、開始著手工作雖然花時間,但開始做以後,就能持久。

結果分析

1.A工作中心型B企業中心型

2.A領導誌向型B參謀誌向型

C獨立誌向型D幕後英雄誌向型

3.A對人型B對物型

4.A積極型B穩健型

5.A短距離型B長距離型

各位的結果如何?

問題一當中選擇A的人有以工作的成果為本位的傾向而選擇B的人,則是注重組織或是和諧的類型。

一般來說,在中小企業或是外商公司當中,屬於A類型的人比較多,而大企業或是政府機關裏麵,屬於B類型的人則比較多。所以A類型的人如果在大企業裏麵工作的話,很可能會到處得罪人。選擇A的人,常覺得在大企業裏麵,總是格格不入,或許原因就在這裏吧!這種人如果退休以後再度出來就業的話,最好先針對這一點好好考慮清楚,選擇以成果為中心的中小企業,應該會好很多。

在大企業或是政府機關做事的人,屬於B類型的會比較多,但是如果派駐他處或是再度就業的話,很多會改換到中小規模的企業,這時意識上的轉換就是必要的。

在問題二當中,會出現A領導者、B參謀、C獨立型、D幕後英雄等結果。選擇A的人,表示有很強的經營者、管理者的誌向。選擇B的表示希望能成為領導者的參謀或是輔佐人。在工作方麵來說,比起從事製造或是銷售的工作,比較偏向做幕僚性質的工作。C類型的人用一句比較容易懂的比喻來說,就是屬於一匹狼類型的。比起其他三種都屬於一匹狼類型的。比起其他三種都屬於在企業內活動的類型,這種或許會比較適合獨立自營吧!當然,我們不能光憑這點就斷定他有獨立自營的傾向。獨

立自營也必須有一定的資格和條件,針對獨立自營所需要的心理狀態和平共處HowKnow這部分,我會依路線分別來做詳述。而在這個問題選擇C的人,就算再度就業,留待後麵解說。

選擇D的是屬於幕後英雄型的,也就是在基層默默撐起公司的人。當然他們可能隸屬在哪一個企業下麵工作,他們的特長就是具有工(匠)人氣質,所以如果獨立的話,也有可能會成功,但是如果沒有好的工作夥伴或是具有經營手段的人在旁協助的話,想要獨立門戶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問題三的答案有A對人型和B對物型。在工作方麵,對人關係是絕對存在的內容。經營者、管理者、營業人員、技術指導員等等,都是對人的工作:要麵對的大多為圖表、書籍、機械或是數字的工作,機械操作技師、經理、電腦人員則是屬於對物型的工作。

你選擇的答案就決定你比較適合哪一種類型的工作。但是即使在營業部門當中,營業員雖然屬於對人型,營業事務還是屬於對物型,而經理部門雖然麵對的都是對物型的工作,可是也有類似財務組那種有對人型的工作。所以即使在同一個部門,因為工作內容,對人、對物的比重也會有微妙的變化。不管怎麼說,對人型或是對物型的確是選擇工作的一個重要判斷!

2.你未來的路線

積極型、穩健型和短距離型、長距離型

我們再繼續說明判定的結果。

在問題四當中選擇A的人,是那種勇於嚐試新的工作,即使環境改變也能馬上適應的類型。相對於A,選擇B的人是比較無法做到這一點的。所以判斷的結果,單純一點來說,就是A屬於積極型,選擇B的人是比較無法做到這一點的。所以判定的結果,單純一點來說,就是A屬於積極型,而B屬於穩健型。

在決定第二人生的未來方向的時候,選擇A的人沒有必要一定要局限在公司或是業界裏,倒不如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然後再加上具備營業、經理等適用的技能,應該可選擇能讓你完全發揮特長的企業。另一方麵,選擇B的人,繼續從事目前或是周邊的工作,應該是比較的好選擇。

在第五題當中,選擇A的人在起跑後速度相當快,但是屬於欠缺持久性的短距離型。選擇B的人則是屬於先守後攻、具有耐力的長距離型。

在商場上麵,的確有短期決戰型的工作和長距離型的工作分別。就好像田徑和遊泳一樣,選擇適合自己類型的工作,應該可以勝任愉快。如果不是這樣,不但特別辛苦,而且不見得會有好的成果。

例如:會議或是宣傳活動就是屬於短距離型的工作。如果這種類型的工作交由長距離型的人來做的話,可能會來不及做好,而需要熬夜或加班等等,這不但讓周圍的人看起來著急,自己也會相當痛苦。

相對這一種情況,長距離型的工作,例如:新產品的開發,如果交由短距離型的人來做的話,可能到中途就覺得疲累不堪,或總是半途而廢,無法展現好的成果。

在決定自己的第二人生的路線之時,要先澄清自己屬於短距離型或是長距離型的人,這一點是很必要的。如果能適得其所的話,不但工作起來比較快樂,也會有比較豐碩的成果。

再來最重要的就是將在前麵所提到的價值觀分析,和五個要素的分析組合起來。這樣應該可以得到更重要的未來方向。

以上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會影響你未來選擇的因素。那麼接下來,如果將以後的路線模式化,有以下的情況:

①升遷

②維持現狀

③專門職

④派駐外地

⑤轉職

⑥獨立自營

⑦悠閑自在

⑧義工

①是屬於在現在的公司裏,從上級管理職升到高級幹部的路線;②是屬於如果可以的話,就維持這種狀態到退休為止的路線,但是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想實現這種願望愈來愈困難的;③是屬於現在是管理職、一般職、雖然擔任很多管理上的工作,但是希望從事專門職的工作路線;④是屬於派駐到相關企業的路線;⑤則是考慮轉業到完全不同的行業。到目前為止,①~⑤都是屬於繼續上班族的生活的路線。

⑥是獨立自營,脫離上班族路線;⑦是屬於不工作,過著悠閑自在生活的路線;⑧是屬於無薪工作,就是參加義工活動的路線。

到目前為止,路線的選擇都是依照自己的希望、特長、興趣去考慮的。而⑥~⑧隻要你下定決心,且擁有適當的條件,就能實現了。但是①~⑤因為他人也是因素,所以並不能如自己所原。

就像我們前麵所說的,周圍的評價會有很大的影響,還有運氣或因緣也會也有可能會帶來很大的變化。後麵會針對個別路線做詳述。

3.晉升路線

給升遷路線者的建議

在前麵的未來路線圖表當中,如果你是屬於“自我、尊敬欲求型”、“組職中心型”、“領導者誌向型”、“積極型”的話,再加上自己也有心朝升遷這條路發展的人,或許可以挑戰看看。當然,屬於其他類型的人當中,也有適合升遷路線的,例如:在工作態度上,“工作中心型”、“參謀型”、“對物型”的人當中,也有人可以升遷到高級幹部或是總經理的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