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213:親臨華娛(1 / 2)

華娛之所以排在四大之首,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作為起家最晚,卻最強勢的國內娛樂集團領頭羊,華娛在這些年的擴展卻是非常迅速的。

當然,這與大量的資金投入是分不開的。

想當初,華娛的成立,便是為了抵抗資曆更老,地位更加穩固的三大集團的。

隻可惜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華娛在成為領頭羊之後,便有些不思進取的趨勢。

如果將整個華娛的發展史擺在桌麵上的話,那麼很容易就會看到一條分割線將華娛斬成兩截。

娛樂業也是需要不斷的去創新的,華娛在前期的時候,主要是以創新為主。

大量的新片子,新觀點被投入市場,很快就獲得了觀眾們的認可,從而為華娛招攬更多明星提供了便利。

但是在華娛登頂之後,公司戰略卻轉成了以壓製為主,創新為輔。

也就是說,隻有在其他幾個集團有創新苗頭的時候,華娛才會傾聚力量,在他們之前對產業進行革新。

如果其他集團固守本質,那麼華娛也不會投入太多的資源進行創新。

現在的華娛,一直都讓幾大集團跟自己有一段的距離,並沒有將這段距離拉的太遠。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隻有當他與競爭對手的差距越來越大,才會獨占鼇頭,徹底的控製整個市場。

但這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大的,事實上,華娛在登頂之前,盈利從來都是負的,每年都是入不敷出,每年都需要幾大股東注資才能繼續下去。

而幾大股東也對這種模式很是討厭,有那麼一段時間,華娛內部也是矛盾紛爭。

投入了那麼多的資金,成績也在迅速的提升,但收入卻愣是沒有。

而這個時候,劉少川的父親還隻不過是華娛的一個小股東而已。

也正是華娛的這次紛爭,造就了劉少川父親的上位。

通過銀行貸款,劉少川的父親成功的收購了幾個想要退出股東的股份。

那段時間正是華娛轉型的關鍵時期,而成為最大股東的劉東,憑借著強硬的手段,一舉壓製住所有的股東。

在轉型成功前一年,華娛一共損失了將近五十個億的資金,這在當年可是絕對的巨額資金。

但就是那一年過後,當華娛成功的改變集團戰略之後,一年之內竟然盈利十多個億。

雖然還比不上前一年的虧損,但好歹算是看到了盈利,這也讓眾多股東對華娛有了信心。

然後第二年,第三年,三年的時間,讓華娛之前的損失全部收了回來。從第四年開始,華娛正式進入盈利模式。

而現在的華娛,每年的盈利都在百億以上,而其他三家大約隻在六七十億左右。

國內最大的電影院線,就是華娛旗下的院線。

通過多年來的發展,華娛院線在國內的地位,已經遠超其他公司。

在全國661個城市裏,其中的一百個城市裏都有華娛的院線分布,三十二個省會城市更是不下於三個大型影院。

在去年,華娛院線在全國的影院數量超過了兩百家,隻不過這些院線規模有大有小,不過華娛院線卻擁有將近兩千張熒幕。

所以,無論是國內外的片商,想要在華夏大陸進行放映,華娛,是絕對繞不過去的。

若是沒有在華娛的院線進行放映,那麼損失的票房至少是以億為單位來計算的。

王洛雖然跟華娛有些恩怨,但電影放映的事,王洛還是的去找人家商量。

再怎麼有能耐,也不可能不放映,一張電影票幾十塊錢,放在網上一個月的會員才三十塊,哪個更能賺錢?

原本以為華娛那邊應該不會好談,但結果卻讓王洛很意外,對方一口答應了合作的事情,不過關於談判,需要王洛親自去談。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覺得隻要拍出來,把電影拿到電影院去放映並不難。

但實際卻並非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這裏麵還有很多程序需要走。

總署那邊的審核就不說了,每一個院線都有一個專業的審核部門,那些通過總署審核的電影,要在他們這裏在審核一遍。

不過他們審核的並不是片子能不能放,而是這部片子的市場前景怎麼樣?能不能賺到錢?或者該怎麼去排片。

製作方在聯係院線的同時,是需要將片子一同送過去的,等院線那邊審核通過之後,才會進入下一步的談判。

如果院線覺得這部片子無法帶來足夠的利潤,那麼他們就會選擇拒絕,這樣也就沒有了上映的機會。

站在華娛樓底下,王洛暗暗的感歎了聲。

有底蘊就是好,就連辦公樓也是獨立的大廈,洛神娛樂還是太年輕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