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3、夏桀亡國(1 / 1)

少康複國以後,勤政愛民,發展生產,沒過多少年,就使夏國複興起來。

少康在位21年,由他的兒子杼繼位為王。杼在位時,夏朝比較強盛,杼以後的王一代不如一代,最糟糕的是夏禹的第十四代孫子夏桀。老祖宗夏禹辛辛苦苦創立的基業,就是在他手裏斷送的。

夏桀是個出名的敗家子,他貪圖享受,生活糜爛,不理朝政。她嫌居住的宮室太簡陋,下令在洛陽建造一座寢宮。寢宮占地十裏,高十丈。宮室的中心修一座瑤台,用潔白的玉石砌成。這座寢宮修了七年才完工,動用了成千上萬的勞動力,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勞民傷財,害苦了百姓。

夏桀喜歡別人的阿諛奉承,聽不得一點規勸的話。有個大臣,看到夏桀胡作非為,經常勸他改過自新。夏桀不但不聽,最後還把他殺了。從此,忠臣們都寒了心,再也不敢接近他了,而壞人則成群地圍著夏桀轉。夏朝的政治越來越腐敗。

正當夏朝勢力日漸衰落的時候,黃河下遊的商國卻在興起。商國是夏朝的屬國,據說祖先是帝嚳的小兒子,名字叫契。契曾經幫助夏禹治水。夏禹賜他姓子,封他在商地。子契在封地建立了一個小國家,叫做商。夏桀胡作非為的時候,正是子契的第十四代子孫湯掌管商國政權。商湯看到夏桀已經是眾叛親離,就決心順民意,積蓄力量,準備推翻夏朝。

商湯是個仁義的人,這也是他贏得民心的重要原因。

商湯做好了準備工作後,就發表一個宣言,對夏朝發動了進攻。夏桀聽說商湯帶兵打來了,趕緊命令從屬夏朝的昆吾國、韋國、顧國三個小國家的軍隊來保衛夏朝。商湯早就料到這一招,他先派兵滅亡了韋國和顧國,打敗了昆吾國,大軍直逼夏朝的重要城市鳴條。夏桀親自帶兵到鳴條迎戰,但是軍心渙散,士兵都不聽他的指揮,有的逃散,有的投降。

夏桀看大勢已去,不敢再回首都洛陽,帶著少數殘兵敗將去了昆吾國。乘上一隻小船渡江到了南巢。夫妻倆在深宮養尊處優慣了,自己不會勞動,最後雙雙餓死在南巢山中。

商湯趕走了夏桀,拆毀了夏朝祭祀祖先的太廟,繼續肅清夏朝的殘餘勢力。這樣,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建立的夏朝,經曆了四百多年宣告滅亡。商湯正式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的第二個奴隸製國家——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