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8年,後漢高祖劉知遠死去,劉承佑繼位當上了後漢的皇帝,史稱隱帝。
劉承佑即位時,隻有18歲,沒有多少行政能力。而他的母親李太後的弟弟們都想趁此機會謀取功名富貴。劉承佑左右一些受寵信的人,也漸漸掌權。朝廷中的一些大臣對這種現狀深為不滿。
劉承佑剛服完3年喪,便歡宴歌舞,聽伶人奏樂,賞給伶人錦袍玉帶。伶人們晉見史弘肇叩謝,史弘肇是歸德節度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兼中書令,負責宮廷與京城治安保衛,他為人很正直。史私肇大怒說:“戰士們在邊疆苦戰,沒有一絲賞賜,你們有什麼功勞,卻得到這些財物!”全都奪回,送還國庫。劉承佑打算封他最寵愛的耿夫人為皇後,沒有得到宰相的同意;耿夫人死後,劉承佑又想用皇後的儀式安葬,遭到了否決。
劉承佑這時已20歲,對高官重權的壓製十分不滿,時間長了,心中尤其憤憤不平。劉承佑左右侍從於是抓住機會,進讒言說:“宰相以及史弘肇等人專權橫行,遲早有一天會發生事情。”劉承佑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疑心要發生緊急情況。他覺得草木皆兵,聽到作坊鍛鐵造兵器的聲音,竟然整夜不寐。
朝廷中有許多大臣對宰相以及史弘肇都心懷不滿,司空、平同章事蘇逢吉與史弘肇之間,結怨尤深。這樣一來,劉承佑就得到了一些大臣支持,於是,他與蘇逢吉、郭允明、李業、聶文進秘密謀劃,要誅殺宰相以及史弘肇等人。這件事傳到了李太後那裏,李太後考慮到各方麵的原因,表示反對,但他們不聽。他們利用進宮參加朝會的機會安排,一群武裝士卒從廣政殿突然殺出,把宰相等大臣砍死。接著,聶文進緊急召集語言武百官到崇元殿朝見,宣讀詔書:“謀反諸臣,已經伏誅,當跟你們共同慶賀。”又召集各軍將領到萬歲殿大庭,進行安撫。
當時,郭威是樞密使兼侍中,負責軍事,當時任鄴都留守兼天雄節度使,統領黃河以北各州軍務防守之事,在士兵和朝廷中都有較高的威望,與史弘肇等人關係良好。劉承佑為了免除後患,立即派供奉官孟業攜帶密詔前往澶州和鄴都,命鎮守節度使李洪義(此人是李太後之弟)誅殺王殷,命鄴都行營馬都指揮使郭崇威、步軍都指揮使曹威,誅殺郭威和宣徽使王峻。同時,劉承佑又緊急調兵遣將,護衛京師。李業等命令開封府劉銖屠殺郭威、王峻的家眷,滿門抄斬,無人幸免。
這時,京城已被控製在劉承佑的手中,但孟業帶著朝廷的密詔抵達澶州,李洪義擔心王殷已得到京城的消息而早有準備,不敢動手,反而帶著孟業晉見王殷。王殷立刻把孟業囚禁起來,急忙派副使陳光穗把密詔送給郭威。郭威請來樞密使魏仁浦,請他閱讀,問:“該怎麼辦?”魏仁浦說:“你是帝國的棟梁,功勞名望,一向顯赫,而又手握重兵,鎮守重鎮,一旦被小人陷害,哪裏是幾句話就可化解的?事情已經如此,進可生,退必死,不應該坐在這裏等死!”郭威思忖良久,於是召集郭崇威、曹威及其他部將,告訴他們冤殺的情況,並把密詔給他們看,說:“我與楊、史諸公,披荊斬棘,追隨先帝,奪取天下。又受托孤重任,竭盡能力,保護國家。而今,楊、史諸公已死,我怎麼能獨自偷生!你們應接受詔書,砍下我的人頭,回奏天子,或許可得封賞。”郭崇威等都哭泣說:“天子年紀太輕,一定是被左右小人的詭計所迷惑。假如他們當權,國家怎麼能夠太平,我們又能有什麼好處!我們願追隨大帥前往朝廷,肅清朝廷小人,不可死在一個使節之手,蒙受千年惡名!”郭威於是留下他的義子郭榮,鎮守鄴都,起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