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運動。
1840 年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入侵,使中國逐步成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
1843 年,已經具有反清思想的洪秀全,和他的同學馮雲山等一同創立了拜上帝會,他們利用宗教教義宣傳人人平等,反對剝削和壓迫,反對清政府統治。
1851年1月11日,以洪秀全、馮雲山為首的拜上帝會,在廣西桂平縣紫荊山前的金田村,集合附近各縣人民反清武裝力量約1萬人,正式宣布起義。同年9月25日,起義軍攻下廣西永安,建號“太平天國”。公開宣告同滿清王朝處於武裝對立的地位。
金田起義是太平天國革命的開始,它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革命運動的序幕。太平軍為建立自由幸福的理想天國,轉戰幾千裏,攻克了600多座城鎮,席卷了半個中國,創下了我國曆史上農民政權大旗14年不倒的最高紀錄。
1852年10月以後,起義軍占領武漢、九江、安慶、蕪湖等地。
1853年3月19日,起義軍攻下南京,將南京改稱天京,定為國都。當時革命的力量已經發展到100 萬人。在太平天國影響下,全國人民反抗鬥爭風起雲湧,彙成了全國鬥爭高潮。
由於曆史條件和階級地位的限製,太平天國運動終於在中外敵人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但這次曆時14 年、縱貫18 個省的偉大運動,把曆代農民戰爭推向最高峰,它全麵衝擊了封建製度,嚴重動搖了清朝統治,打擊了清王朝的統治,加速了封建製度的崩潰。同時,它也打擊了外國侵略者,使其迅速把中國變為殖民地的企圖不能實現。太平天國運動影響深遠,它不僅鼓舞了以後中國人民的反封建鬥爭,而且對亞洲一些國家,如日本、朝鮮都有過思想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