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十四章 遼陽會戰(三)(1 / 3)

超過半數的火炮被炸毀後,日本陸軍大將和日本滿洲軍的新總司令官野津貫道已經有點坐不住了,這事情真的超出了他能夠忍耐的範圍,隻好拿起了乃木希典的那一套,在陣地上組織部隊瘋狂的向前挖戰壕,一層層的向前挖,組織機槍和剩餘的火炮進行掩護。

日俄戰爭中的火炮戰也是軍人鬥智鬥勇的一個重要舞台,鑒於三一年式速射炮除了機動性能外,在其他各個方麵都要弱於對手的三英寸露西亞野炮,特別考慮到三英寸露西亞野炮在技術層麵上引用了法國M1897式75mm榴彈炮(傳說中75小姐的第一代,1906年為第二代),以至於這種野炮可以在犧牲精準度的前提下瘋狂的維持每分鍾20發彈的恐怖射速,日軍炮兵更擅長用機動作戰的方式吸引俄軍火炮攻擊他們,而給步兵進攻提供寶貴的時間。

沒有火炮部隊的牽製和掩護,野津貫道就隻能拚意誌力和刺刀技術了,這東西倒是日軍擅長的,他對此也深有把握,因為野津貫道早已見識過俄軍的刺刀攻勢水平,如果俄軍不是購置了大量的霰彈槍,他不相信俄軍可以在白刃戰上超越日軍。

其實,挖戰壕向前突進的辦法是上原勇作的主意,因為這個事情真的就是他最擅長的,他采用了“之”字形的策略不停向前突進。

宋彪幾乎是故意容忍對手將陣地挖到羅大台前方的四百米處,這才忽然用數十門迫擊炮反擊,將日軍的那些工兵和普通士兵們炸的死去活來。

這下子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在思索了這麼久後,野津貫道終於拿出了一個更為精明的方案,那就是在夜間沿著整個羅大台、尖山子、紅溝嶺三個陣地斜向挖戰壕,然後爭取一次性的向多個陣地同時發起猛攻,避開敵軍在單獨幾個陣地火力凶猛的優勢。

這是個笨蛋辦法,但是真的很實用,所以說薑還是老的辣,雖然看起來更愚蠢,其實真的很實用,就是要犧牲更多的士兵。

沒有辦法了,野津貫道在思索良久之後已經得出了這個結論,唯一的對策就是這麼蠻幹了。

看起來確實是有點蠻幹,可整個人類的戰爭史基本就是這樣過來的,整個日俄戰爭也是這樣過來,由此也照亮了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發展的道路和基礎。

真的是人海作戰,日軍拉開了一條非常霸道的3.5公裏長的大戰區,分成六條戰壕向前突擊。

日軍此時應該知道,他們突擊的這條陣線上就是滿洲皇室老祖宗們安葬的地方,俗稱東京陵,又叫後金祖陵。

宋彪自然沒有保護後金祖陵的責任,他基本就將陣地擱在這一帶附近區域。

因為兒玉源太郎終於對西側陣地發起了極其強悍的總攻,一上來就采用了最經典的挖戰壕修路的大招法,實在是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的笨方法,可也很難對付。

馬爾托斯中校那邊的情況很不舒服,好在攻勢複雜,針對這種情況也有專門的設計,特別是迫擊炮的數量真的較為充足,宋彪最初設想的一個步兵排安排一個炮兵班的計劃因為迫擊炮彈數量不足的因素,最終沒有成型,隻好除了西伯利亞第7步兵團外,每個步兵團都是在連一級建了一個直屬炮兵支援排,每個排三門迫擊炮。

迫擊炮和機槍都得分開用,就是炮兵來回調遣,不斷壓製對手向前的節奏。

野津貫道犯了一個錯誤,他以為俄軍的迫擊炮射程和日軍一樣,也是在450米的距離,所以一路大挖到了距離陣地500米的時候,終於停止了向前的勢頭。

這個距離雖然過於漫長,但他還是要準備發起猛攻,結果這一波兵又是有去無回,而且整個猛攻持續了兩天之久,硬是沒有讓野津貫道奪下陣地。

雙方的損傷都很慘重,日軍每死三個士兵才能殺死一名俄軍士兵。如果宋彪足夠瘋狂,他完全可以在一個陣地上瘋狂殺戮日軍,隻用幾百人就導致日軍幾千人,甚至是一萬人的傷亡。

宋彪不能這麼做,他不能因為憐惜士兵的生命就無底線的浪費彈藥,特別是迫擊炮彈、榴炮彈、哈奇開斯機槍的專用彈鏈,以及霰彈槍的彈藥,除了143挺馬克沁機槍、莫辛納甘步槍和零三式步槍的彈藥可以基本無節製的使用外,其他都需要盡可能地節省。

他要用工事換時間,隻有這樣才能保住勝利,保住最後更多的戰士能活下去,這對於任何一名戰地指揮官而言都是極其殘忍的決策,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的戰士們犧牲在前線,而他手裏卻必須保存著足夠的彈藥應付後麵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