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山坳間雲霧繚繞,隻等到日頭高照這些白霧才漸漸消去,其間的景色才悄然可見。
山坳下的小村莊,不少屋頂都飄出了嫋嫋炊煙,偶爾幾聲雞鳴狗吠,卻依舊十分寧靜。
村裏有起早的婆子上山去挖野菜,一個倆個背著野菜簍子,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早起遛彎扯嘴閑嘮。
有三個婆子走在道上正說的樂嗬,忽的瞧見對過來了個十七八歲的大姑娘,一身粗糙的藍布衣裙洗得發白,腰帶也是破舊不堪,領口袖肘之處打著補丁,走起路來風風火火的,還真是帶勁兒。
她們站住腳定眼一看,這不是李來福家的醜橘麼,手裏拎著把斧子是要上山砍柴去啊。
有個婆子笑著跟她招呼了一聲,沒想到醜橘不管不顧的就這麼過去了,看起來臉色不大好。
另一個瞧著奇怪,上山砍柴該往村西頭走啊,她咋往東邊去了哩,瞧著好像是往李有福家裏去了。
這時遠遠又來了個婆子,顯然是追著醜橘過來的,她瞅著也有四十多歲,中等身材,趕不上醜橘的腳程,沒跑幾步就吭哧吭哧的喘。
這婆子是醜橘家的鄰居,夫家姓李,跟醜橘沾點親,醜橘平時都叫她桃嬸兒,倆家關係還不錯,如今這你追我趕的是為啥哩?
那仨婆子見狀,忙攔住她,這裏頭好像有事兒,她們趕好探聽探聽,莫不是醜橘偷了她家的斧子不成?
桃嬸兒叫人攔下了,眼見醜橘越走越遠,直把她急得,甩開那幾個的手,“都撒開,再晚些李有福家怕是要鬧出人命來了!”
這仨婆子原是要聽事兒的,可一見桃嬸兒急了,還說要鬧出人命,忙撒開手讓人過去了。
當然,她們也都跟著去,上山采野菜的事兒早讓她們撇到後腦勺那兒去了,這親閨女拿著斧頭去找自個兒親爹,這新鮮事兒,可不是回回都能碰得上的,她們不得趕這趟熱乎麼。
這仨婆子腳下趕著,嘴上也沒閑著,纏著桃嬸兒問這問那,這桃嬸心裏急,也是替醜橘娘倆叫屈,隨嘴就跟這仨說了。
今兒這事兒,歸根結底還得怨李有福那口子,也就是醜橘的親娘,是她把事兒辦差了。
前些日子李來福托隔壁村的老牛頭,把醜橘娘倆這幾個月過日子的銀兩捎回來,這老牛頭跟李來福一塊在碼頭當搬工,又是隔壁倆個村住著,過條田梗子就到,托他帶回來也近便……
“哎,這就怪了,這李來福咋不自個兒把銀子捎回來,還托人過一手哩?”
“哎喲,這李來福你們還知不道麼,一個子兒恨不得掰成幾份兒使,他托人把銀子回來,自個兒不是能留在鎮子上多扛些麻袋麼!!”
“嘖嘖嘖,就你知得清,你是他家的……”
“哎喲,你們幾個還聽不聽我說了!!!”
“得得得,你說你說……”
桃嬸兒本就煩著,一路讓這仨婆子吵吵的更是火大,她不耐的嘮叨了一聲,威脅這幾個再不老實她就不說了。
這仨婆子要聽故事,自然得順著桃嬸兒了,她們忙哄著她接著來。
桃嬸兒原就說上嘴了,這會兒要她歇嘴子,她還真停不住,就隨著往下說。
李來福托老牛頭送錢來不假,但是老牛頭那天偏生跑肚拉稀,就又喊了另一個人,一個跟他一塊在碼頭扛麻袋的同村給把錢給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