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春節非常熱鬧。
宮內的太監、宮女們都開始了各種慶祝活動,酒宴什麼的都都有,宮內人員皆可入席,一時間熱鬧非凡。
這是每年都有的活動。
而今年則格外熱鬧,太監、宮女們臉上都有了真正的笑容。朱由校在宮內,也懶得宴請眾臣。
那些東林黨有什麼好宴請的,見了就心煩。
“皇上,您從各省召來的工匠們已經到了。”李進忠對朱由校稟告道,朱由校問道:“來了多少人?”
“一共五百人。”李進忠回答道。
“大過年的。”朱由校隨即吩咐道:“把他們安排到軍工廠的宿舍去,再給每人發個紅包,就給3兩白銀吧!”
“是,皇上。”李進忠連忙去辦。
這段時間,李進忠一直都在負責督建軍工廠,在北京城外圈了一大塊地皮,在上麵興建起了廠房、宿舍。
此時工匠也到了,朱由校初六就出宮了,前去城外巡視軍工廠,這次朱由校是打著天子儀仗出宮的。
結果到了城門口,就被一群東林黨大臣攔了下來。
“皇上,您這是往哪兒去?”楊漣出列問道,朱由校說道:“朕出城巡視軍工廠,你們攔在這裏,難道還不允許朕出城不成?”
“臣豈敢,隻是皇上您出城前,總得和我們個旨意,否則大臣們也不放心,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楊漣臉上卻是沒有什麼惶恐的神色,淡定的說道。
“朕去去就回,不用瞎操心。”朱由校揮了揮手,“還不快讓開路來。”
“臣遵旨。”楊漣等人讓到一邊,天子車駕這才得以出城。然而一群大臣卻是跟在了後麵,如同跟屁蟲一般。
朱由校回頭看了一眼,索性不管他們。
來到郊外,就看到一個被圍牆圍了起來的區域,入口處已經掛上了牌子,上麵寫著‘皇家軍工廠’。
門口還站著好幾個錦衣衛,皇帝直接進去了,後麵的大臣們不知道皇帝在搞什麼玩意,也想進去瞧瞧,卻被錦衣衛攔了下來。
“閑人止步,此乃軍事重地,不得入內。”一名錦衣衛把繡春刀抽出半截,一群大臣鼻子都被氣歪了。
楊漣直接上前,怒道:“我們乃是朝中大臣,你有本事就把我砍了。”
錦衣衛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
“讓開,讓開。”楊漣伸手把錦衣衛推到一邊,東林黨聖鬥士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錦衣衛麵對東林黨的撒潑,也直接無奈了。一邊極力擋著,一邊連忙進去稟報皇帝。
“讓他們進來吧!堂堂朝中大臣,這般撒潑成何體統嘛!”朱由校用笑話的語氣說道,軍工廠不過剛剛籌備起來,也沒什麼好看的。
很快一群大臣就進來了,一陣左看右看。隻見軍工廠內,已經搭建了很多棚子,棚子裏麵許多工匠正在叮叮當當的敲打著,製作著各種軍器。
同時還有不少廠房還在施工,整個軍工廠內可謂是熱火朝天。
朱由校正在視察工匠們的生產,很快朱由校就發現了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這些工匠往往是一個人單獨製作一件紮甲或兵器,需要的技術要求比較全麵。
“皇上,軍工廠如果要生產6000具紮甲,以及6000套馬甲,蘇鋼還需要采購一批。”負責軍工廠管理的楊遷善是兵仗局的掌印太監,今年也僅有二十歲出頭。
“那就再買吧!”朱由校無奈,官營鋼鐵廠早就倒閉了,現在明王朝製造軍器所用的鋼鐵完全靠買,根本沒有朝廷自己生產的鋼鐵。
這樣的情況確實讓人無奈,朱由校也意識到,自己還要興辦鋼鐵廠才行。否則連軍工體係的基礎都沒有。
“軍工廠這樣製造軍器有些麻煩,可以拆分成各個工序,每個工匠隻負責一道工序,最後再組裝起來。這樣對工匠的要求就不會那麼高了。”朱由校接著對楊遷善說道,楊遷善回答道:“奴才已經在嚐試了,有十幾個工匠正在嚐試分工製造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