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5章:大受歡迎(1 / 2)

京城,這個大明權力的中心,在這個夏季並不安生。先是東林黨大貪李三才落網,接著李三才卻在刑部大牢內暴斃。

李三才的暴斃,產生了很多市井流言。

而在朝堂之上,朱由校借題發揮,不再同意將貪腐官員關押在刑部大牢,日後東林黨想要從勞改局把人撈到刑部大牢裏去是不可能了。

而在剛成立不久的鑄幣廠,此時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一爐爐的白銀熔煉成銀水,然後將其中的其他金屬分離出來,再混入10%的銅水,隨後澆築在模具上。

隨著工人們的忙碌,一枚枚銀元被鑄造了出來。

銅錢方麵更是如此,銅水中又參入了更廉價的金屬,每一枚銅錢中含銅85%,每錢重一錢二分。

朱由校最近對鑄幣廠是極為上心的,這可關係著巨額財政收入。

如今全國各省錢局已經被朱由校下旨撤銷,鑄幣權已經完全收回。皇家鑄幣廠自然不能砸了招牌。

這天一大早,朱由校又坐著鑾駕出城來到了鑄幣局。

看著一塊塊鑄造出來的銀元、銅元、銅錢,朱由校臉上不由露出欣喜的神色,拿起一塊銀元在嘴上使勁一吹,然後分到耳邊聆聽。又仔細看了看銀元的樣式,也讓朱由校十分滿意,他設計的銀元還是挺漂亮的。

銅錢方麵則依舊鑄造泰昌通寶,畢竟便宜老爹駕崩還不到一年,泰昌通寶的澆築還是不能聽的。

等到明年,再鑄造天啟通寶吧!

泰昌通寶是大字銅錢,文字十分清晰。朱由校拿在手上掂了掂,陪同皇帝巡視鑄幣廠的楊國瑞說道:“皇上,我們鑄幣廠所鑄之錢,絕對都是質量上乘的。”

“這就好。”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轉頭對護衛他出宮的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命令道:“田愛卿,你馬上讓錦衣衛在全國徹查鑄錢,盡可能將私鑄銅錢的現象一網打盡。”

“臣遵旨。”田爾耕領命,隨後說道:“皇上,這民間私鑄銅錢是死罪,然而依舊有人鋌而走險。以臣之見,錦衣衛一邊清查,一邊發榜讓民間百姓舉報。而且就算是同犯舉報,也一律給予豐厚賞賜,並可免罪。”

“準。”朱由校點了點頭,從內部瓦解犯罪分子顯然是最有效的。就像是後世的禁毒一樣,那些毒販經常是被內部成員給賣了。

畢竟從事銅錢私鑄不可能一個人完成,在朝廷嚴厲打擊之下,誰心裏都會打鼓,想著哪天會不會被朝廷砍了腦袋。既然這樣,還不如把同夥舉報了,不僅可以免罪,還能拿到一筆豐厚的賞賜。

就算沒這個心思,也會懷疑別人有沒有這個心思。時間一長就相互猜忌起來,猜忌一旦產生,往往意味著不再團結,很大可能就有人出去舉報了。

就算是把人封閉起來私鑄也沒辦法,總得有人把銅錢運出去分銷吧!總得有人接手這批銅錢吧?

參與的人員多了,隻要一個環節出錯,這些犯罪分子就會遭到打擊。

接下來就是發行銀元的問題了,這玩意到底能不能被老百姓接受?於是朱由校決定先嚐試發行。

即以不強製的方式,向銀行儲戶推薦使用銀元、銅元。

隨著第一批錢幣鑄造出來,很快大明皇家銀行就推出了銀元、銅元。儲戶在取錢的時候,銀行都會推薦他們取用銀元、銅元。並且以大明皇家銀行作為擔保,隻要銀元、銅元拿到銀行,就能換到銀子。

這種銀元在北方來說,還是比較新奇的玩意。而南方等沿海地區,都已經有銀元流入,不過此事的銀元僅限於收藏的範疇,還沒有進入大規模的商業流通環節。

很快一些儲戶就發現,銀元和銅元用起來極為方便。首先在成色上完全一樣,重量上也不差分毫。

在沒有銀元流通的時代,銀子的成色、稱重都是比較麻煩的。普通人拿著銀子去買東西,交割的時候不僅麻煩,而且不懂這些方麵的東西,還很容易被人騙。

可是用了皇家銀行的銀元就不一樣了,不僅不用擔心被騙,而且交割的時候非常方便,隻要數清楚銀元的數量就行,完全不用對成色和重量進行考究。那老百姓平時是如何交易的呢?